最近持续降雨,很多地方都产生了积水
一些市民不得已时会卷起裤腿趟浑水...
医院专家提醒
雨后积水最好不要随便趟
以免惹“毒”上身!
“小丁导医”热线记者
医院皮肤科获悉
近来高温高湿的环境使得
真菌性皮肤病患者就诊量比往日增加了两成左右!
这不,樊城区的邹大爷
一不小心就中了招...
买菜趟水回家竟“中毒”
今年69岁的邹大爷家住樊城区,前几天大雨导致居住的小区门口积水,当天下午,邹大爷只好趟水出行。让邹大爷没想到的是,第二天,他感觉自己发冷头痛,一量体温还发烧了!
起初,邹大爷以为是感冒,治疗了几天仍不见好转,他右下肢红肿性的大斑片上面还有少许水泡。家人见此情景,赶紧将邹大爷医院皮肤科就诊。
该医院皮肤科医生赵欣回忆,邹大爷来的时候全身症状很重,整体精神状况不好,双下肢不对称,特别是他自己也很疼痛,行走都不方便。最终,根据他症状体征结合血常规诊断为:丹毒。
近期真菌类疾病患者增加两成
丹毒是一种常见的外科感染,严格意义来说不是毒,是一种累及真皮浅层淋巴管的感染,主要致病菌为一种溶血性链球菌。
丹毒多发于下肢和面部,往往在细菌进入人体后的数小时至5天发病。患者皮肤表面会有烧灼样的疼痛,常会伴有高热畏寒及头痛等,因发病时局部鲜红,所以叫丹毒。
赵欣说,进入梅雨季节以来,到医院就诊的足部皮肤病患者较以往增加两成以上。市民因长时间在渍水中浸泡,皮肤的屏障功能遭到破坏,真菌和细菌便有机可乘,很容易引发间擦疹、脚足癣等皮肤病。
暴雨季节避免光脚蹚水
“这种病的患者一般发病急剧,常有畏寒、发热等全身症状”赵欣说,丹毒与普通感冒症状相似,因此,往往容易延误诊断,一旦发展成为慢性丹毒就容易反复发作。
医生提醒,不仅仅是腿脚有伤口的人,老人、孩子本就属于免疫力比较低的人群,一些湿疹、脚癣患者,还有扁桃体正发炎或者身体有其他炎症的人,在暴雨季节都要尽量避免趟雨水。
雨水使细菌泛滥,再加上抵抗力弱的话,很容易染毒上身,小伙伴们一定要注意。
采写:丁心栓
编辑:田婷
编审:刘孝军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兰州最好的白癜风医院白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