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
——庄子
如今做一件事,多数人的第一反应是,它有没有用,它会带来什么样的回报。就是在这样的功利主义氛围里,王村村式的「无聊」就好比一瓶清洁剂,叫人们重新看清了无用之用。
别小看无聊,别鄙视无用——就像我们曾在《那些没用但美好的事情》文章里说过,你需要花大把的时间,你得闲下来,得留时间散散步,得愿意坐在窗子底下发发呆,你还需要努力开发想象力,需要有足够的幽默感,你更需要克服物欲的障碍。
越是钻研「无聊」或是「无用」的人,某种程度上就越是在做无用功。而往往正是因为无用,才有机会跳出「有用」的禁锢,发挥出最意想不到的用处。这是无用的悖论,也是无用学的奥妙所在。
卡尔维诺说:人类所从事的一些活动,表面上完全无利可图,除了娱乐和解决一道难题的满足感之外不为其他,这些活动经常会出人意料的在某个领域显得至关重要,并产生影响深远的结果。对于诗和艺术是如此,对于科学和技术亦然。
今天想介绍几位人物,他们某种程度上都算是「无用学」领域的「权威人士」,其中不乏最平常的普通人,他们在无用的坚持里得到了别人无法给予的快乐,甚至得到了比追求有用的人们更实际的回报。
其中也有不那么平凡的人,他们在声望背后,做出了一些在外人眼里莫名其妙,在自己看来却煞有介事的研究,他们并不在乎物质上的回报,却往往因此有了一些非金钱能取代的最奇妙的发现。
希望他们的事迹,能够让你高速运转的身体放松下来,在疲于追求「有用」的生活之外收获到一点乐趣或者宽慰。
01.
无用发明少女:
因为自卑而发明,因为发明而感恩
日本有一位单身少女致力于无用发明,也许你已有所耳闻:藤原麻里菜。在她20岁时,她开始搞发明,25岁时,她已经积累了多件发明,而她的灵感来源,就是曾经内心的自卑,以及因自卑而产生的她称之为“阴暗面”的想法。
比如她渴望拥有一个福士苍汰一样的男友时,她从十元店里给自己买了一个塑料头型模具,按照福士苍汰的模样上色(尽管一点都不像),装上马达,就可以按照她的愿望完成许多男友力十足的动作,亲吻、摸头、壁咚、拥抱。
概念效果↑
当她为自己平胸而不自信时,她发明了“越走胸越大的鞋子”,但因为是充气原理,左右常常不太一致。随后她把丰胸鞋升级为鼓风机配置版,但因为用力过猛,气球一不小心就炸了。
初版与升级版
当她也想被宠物治愈时,她发明了舔脸器,但是那种粗糙的舔脸更像是在脸上冷冷的拍打。
概念效果↑
她还发明过加班鼓励器,用钱不停地甩脸;
发明过优雅喝红酒的装置,在你每喝一口红酒后,都会自动向你喷洒一脸的玫瑰花;
发明过一个人的家用夜店,你需要自己端着一杯酒,挤进一个仅容一人的纸箱拼装“亭”,在廉价霓虹灯下随歌起舞……
说白了,这其实是一个不太讲话、没有多少朋友的女孩,用最简陋的方式,满足自己对生活的愿望。
当她把这些无用发明上传到Youtube上时,没想到受到了很多人的喜欢,丰胸装置甚至收获了多万的点击量。年,她获得了“YouTubeNextUp”大奖。大概是在年的时候,她辞去工作,一边打工一边专心在家搞研究。她甚至还成功地举办了一次个人作品体验展。
藤原麻里菜回忆说:“一天我一边吃着牛肉饭一边想,买饭的钱,竟然是做无用发明赚来的,然后我就觉得很感动。你不觉得是奇迹吗?”
02.
上世纪的发明家:
绝不让创意沦为“邪恶的资本帮凶”
川上贤司,这个日本人留在百度百科上的词条是,发明家、日本珍道具协会创始人。喜欢稀奇古怪玩意儿的人,一定知道「珍道具」。
珍道具协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