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水泡脚,赛吃人参,养生祛体寒,这个季节

民间有个说法:热水泡脚,赛吃人参,富人吃补药,穷人就泡脚。这话是有科学道理的。泡脚时加什么能让功效翻倍呢?

道医学认为,脚底是各经络起止的汇聚处,分布着60多个穴位和与人体内脏、器官相连接的反射区,分别对应于人体五脏六腑。泡脚有舒经活络,改善血液循环的作用。绝大部分人都知道泡脚有好处,但也有很多人不知道,在不同的时间段泡脚,起到的作用略有不同。如果想护肾,最好选择在晚上9点左右泡脚,效果最好。

许多中医外治法对于防治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尤其是在其缓解期预防急性发作,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常见方法如艾草足浴、穴位贴敷、穴位埋藏、刮痧、拔罐、脐疗、艾灸(艾条灸、隔姜灸等)、针刺治疗等不胜枚举,用以协调脏腑,平衡阴阳。其中穴位贴敷的穴位经皮给药方式应用较为广泛,“贴三伏贴”因为应用方便且疗效好,所以最易被人接受和应用。

简单说,就是未病先防、欲病先治、养正祛邪。

湿气是怎么形成的

道医理论认为:“百病从寒起,寒从脚下生”。

因为足部是足三阴与足三阳经所过之处,如果脚部受寒,寒邪就会侵入人体,影响脾、肝、肾、胃、胆、膀胱等脏腑功能。

足部保暖除了要注意穿保暖性能好的鞋袜外,还应养成睡前用热水洗脚的习惯。用热水泡脚,既可预防呼吸道感染性疾病,还能使血管扩张、血流加快,改善脚部皮肤和组织营养,减少下肢酸痛的发生,缓解或消除一天的疲劳。

湿气无处不在,但你知道体内的湿气来自哪里?夏季洗澡沐浴、住地潮湿、洗头后不及时擦干、长期久坐不运动,长期熬夜、饮食不规范,夏季冷饮......

四季泡脚,健康一整年

春: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泡脚精神好!

夏:夏日晚间泡双脚,烦躁暑热均可去!

秋:秋风瑟瑟夜微凉,双脚泡泡不冰凉!

冬:冬日睡前泡双脚,暖身暖体不畏寒!

泡脚要注意点什么?

1、要泡到全身温热即可,微微出汗亦可,不能大汗,连泡2-3天,期间不能吃寒凉的食物,多喝温开水,多注意休息,那么这些因虚火、寒火引起的头面部、咽喉部的不适都会明显好转或消失了。

2、对于身体寒湿重的病人,每周可多次用艾叶水泡脚是可以,但用艾叶水泡脚的同时,必须停吃寒凉的食物,停掉寒凉食物是为了不让寒湿侵入。还可以在用艾叶水泡脚同时,喝上一杯生姜红枣水即去了寒又不泻气。只要没有明显上火时,每天只用温水泡脚,不要用艾叶水泡脚。

但是针对体虚的人,气血不足的人,建议在泡脚前喝一碗大枣红糖水,以补充体内可能损耗的元气。

3、中医认为,肝肾阴虚是导致黑眼圈的主要原因。而滋阴补肾、清降虚火是除黑眼圈最好的方法。用艾叶水泡脚能有效地去除体内虚火,起到去黑眼圈的作用。

阴虚的人用艾草泡脚有可能出现头晕症状,那么吃些山药、银耳配红枣,吃完后就会觉得神清气爽,精力充沛,因为驱除了体内邪火后,身体吸收营养的能力也会大大加强。

泡脚有哪些好处?

1、去虚火和寒火。人体中患有口腔溃疡、口腔炎、中耳炎、咽喉肿痛等等情况,这些都是由于体内虚火旺盛或者寒火完胜导致的。只要将艾草和水一起熬煮之后药液泡脚一会,然后全身除了微汗就可以了。然后喝一些温开水,连续泡脚两单天,并且少吃一些寒凉食物,注意休息,那么这些疾病就能够得到很好的缓解。

2、可以驱寒。天天用热水泡脚来就有促进血液循环赶走体内湿寒的功效,况且艾草能通十二经络,调理阴阳。经络通畅的人,气血就会跟着畅通,而气血健康的人,体内寒气自然也就无处可待。

3、除脚气、脚癣。艾草有抗菌抗病毒、抗过敏以及加强抵抗力等功能。针对性的使用,长期坚持可以去除脚气以及脚癣。(艾草泡脚的方法)将一把艾草放入干净的锅中,然后加入适量的清水,大火烧开之后继续熬煮十分钟左右就可以取出。等水自然放凉到可以泡脚的时候就可以了,还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加入其它材料一起泡脚。泡脚的时候一定不能够得到全身大汗,而是应该在微汗的时候就停止。

艾草泡脚注意事项

1、孕妇禁用红花配方款!

2、泡脚后按摩脚底5分钟再磕脚10分钟,具体方法是,趴在床上小腿翘起,双脚互相磕打。

3、艾草泡脚的时间最好选择每天晚上饭后的半个小时,这个时候泡脚效果最好。

4、不要在宽敞通风地方泡,以免热气散失。

5、泡脚的时候应该穿的衣服稍微多一些,最好可以比平时穿的厚一层,总的来说原则就是不要边冷边泡。

八位草本搭配

藏红花:活血通经,散瘀止痛,有助于治经闭、痛经、恶露不行、胸痹心痛、瘀滞腹痛、胸胁刺痛、跌打损伤、疮疡肿痛疗效。有活血化瘀,散湿去肿的功效,避免孕妇使用,否则会造成流产。

鸡血藤:有祛风活血、舒筋活络之功效。主治腰膝酸痛、麻木瘫痪、等症。

艾叶:《本草从新》:逐寒湿。暖子宫。止诸血。温中开郁等。

桑枝:中医认为,桑枝性味苦平,入肝经,具有祛风通络之效,常用于风湿关节疼痛、四肢拘挛,尤以上肢麻痹者多用

益母草:《本草纲目》:益母草之根、茎、花、叶、实,并皆入药,可同用。若治手、足厥阴血分风热,明目益精,调女性经脉。

薰衣草:《本草图经》具有镇静,舒缓,催眠作用的植物,舒缓紧张情绪镇定心神,平息静气。

老姜:《纲目》生用发散,熟用和中,解食中毒成喉痹,浸汁点赤眼,捣汁和黄明胶熬,贴风湿痛

桂枝:切成薄片或小段用。辛、甘,温。归心、肺、膀胱经。具有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平冲降气的功效。常用于风寒感冒,脘腹冷痛,血寒经闭,关节痹痛,痰饮,水肿,心悸等。

小编提示

⊙部分图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发分享至朋友圈,劝善戒恶,功德无量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muyuyey.com/jxzl/67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