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花斑癣
又称“汗斑”,是马拉色菌侵犯皮肤角质层所引起的表浅真菌感染。马拉色菌也叫糠秕孢子菌,是常见的人体寄居菌,在高温潮湿、多脂多汗、卫生条件不佳等情况下,该菌寄生密度增加,由孢子相转为菌丝相并致病。男性青壮年由于活动多而出汗多,更容易发生花斑癣。花斑癣处皮屑里的马拉色菌
治疗方法:以局部治疗为主。可选用各种外用抗真菌药物(首选酮康唑、克霉唑、联苯苄唑、舍他康唑等唑类药物)进行治疗,每天1-2次,疗程2-4周。皮损范围大或外治疗效不佳时考虑内服药物。首选伊曲康唑等。
(二)股癣主要是由红色毛癣菌侵犯腹股沟内侧,致患者产生环状或半环状的皮损。股癣可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染,也常通过自身的手足癣、甲癣等感染蔓延引起。
股癣皮屑中的红色毛癣菌菌丝
治疗方法:基本同花斑癣,局部治疗是首选。应用各种外用抗真菌药物(各种唑类以及特比萘芬、布替萘芬等)进行治疗,每天1-2次,疗程2-4周,皮损较严重,反复发作或外治疗效不佳时考虑内服药物。如特比萘芬、伊曲康唑或氟康唑等。
(三)脚癣
俗称“脚气”,专家介绍,脚癣与股癣发病位置不同,但致病的真菌类似,它的主要症状除了有瘙痒外,还有起水疱、皮肤干燥开裂、脱皮。根据症状表现不同,脚气主要分为四种类型:糜烂型、水疱型、角化型和混合型。此外,脚臭学名叫“臭汗症”。脚汗本身没有味道,脚臭主要是“短杆菌”在作妖,它通过消化脚上的死皮,产生一种叫甲硫醇的无色气体。除了短杆菌,其他如丙酸杆菌分解氨基酸产生的丙酸,表皮葡萄球菌分解汗液产生的异戊酸也可以是脚臭产生的原因,这些菌其实都是天然存在于我们的皮肤上的,属于人类天然菌群的一部分。很多美女光脚穿平底鞋或高跟鞋,尤其是在湿热的天气条件下,恰恰是给脚癣提供滋生土壤。(四)丹毒
它是一种累及真皮浅层淋巴管的感染,主要致病菌为A组β溶血性链球菌。皮肤的任何炎症,尤其是有浸渍糜烂或溃疡的炎症为致病菌提供了侵入的途径。轻度擦伤或搔抓、头部以外损伤、不清洁的脐带结扎、预防接种和慢性小腿溃疡均可能导致此病。致病菌可潜伏于淋巴管内,引起复发。治疗方法:早期、足量、高效的抗生素治疗,首选青霉素类或头孢类抗生素口服或静滴或根据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选择敏感的抗生素,治疗应持续2周左右以防止复发。外用药选择呋喃西林、乳酸依沙吖啶或者稀碘伏溶液等湿敷,同时联合使用莫匹罗星软膏。此外,还可选择超短波、红外线、红光等物理治疗。
◆预防皮肤真菌感染,记牢以下几招◆平时应注意穿宽松透气的衣服、鞋子,使真菌失去生长繁殖的最佳环境;
避免使用公共拖鞋或者在公共浴室、卫生间光脚;
所穿衣裤、袜子要晒干烘干,不要阴干、晾干,鞋子、鞋垫要在太阳下或紫外线灯下曝晒;
不要穿戴别人的鞋帽,以防传染;
避免把双脚长期包裹在皮鞋、雨鞋等不透气的鞋中。
医生提醒,皮肤如果出现红斑、水疱、瘙痒等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不要自行用药,以免耽误病情。此外,坚持规范治疗是确保真菌性皮肤病疗效的重要因素。忘记服药或症状稍微缓解就马上停药,都会导致了这一类疾病在治疗过程中的高复发率;滥用激素软膏,只能起到一时的缓解,反而促进了真菌繁殖,会造成皮肤萎缩、病情加重;不要用手搔抓患处,以免传染他人或自身其他部位。本文来源:浙大一院浙大一院皮肤科专家门诊安排
点击图片可查看大图点击图片可查看大图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