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商报07-:57大
6月3日,市民董先生在路边的修脚摊上,花了元用时3分钟挖掉了脚上的鸡眼。结果6天后,他的小脚趾感染坏死,不得不切掉。
一颗“鸡眼”引发的截趾
一颗“鸡眼”引发的截趾
6月3日,市民董先生在路边的修脚摊上,花了元用时3分钟挖掉了脚上的鸡眼。结果6天后,他的小脚趾感染坏死,不得不切掉。
董先生的案例不是个案,类似案例很多。鸡眼,虽是种常见的小患,但很多人为了图钱省事,选择路边摊、私人小诊所或者无行医资质的修脚师,岂不知,这种小患,也极易被误诊,治疗不当的话,甚至有感染截肢的风险。
一柄小刀,一点药粉,3分钟。董松林以为自己告别了“鸡眼”。但6天后,他告别了自己的左脚小趾,为一个“鸡眼”小患,花了一百元,赔上一根脚趾。这是一出本可避免的悲剧。
路边祛鸡眼,丢掉小脚趾
47岁的董松林来自河南周口,在西安做防水活儿已经十多年,如今家也安在了西安。事发前,他在一家工地打工。两个多月前,他的左脚小脚趾上长了个“鸡眼”。
“当时没当回事,觉得这再普遍不过。”因为身边从事体力劳动的人较多,很多人也都有“鸡眼”这个小患,而他自己在五六年前,也曾长过鸡眼,并在老家一家诊所简单处理掉了。“当时也就花了百十块钱,事后几天也就好了,所以想着这和感冒发烧一样,不叫个事。”
小病小痛小患,随便处理下就好。这是多数普通人的直观反应。然而,董松林摊上事了。
6月3日动的刀,就在路边露天小摊上,刀下“鸡眼”除。
两天后伤口开始发黑且疼痛难当。“其实当时她给我做的时候,一上那个药,就感觉烧得疼。她还跟我说,正常的,别乱动,回去后也别因为疼自己乱弄,两天后再自己换药就行。”
这和当年在老家诊所听到的差不多,董松林也就这么信了。四天后,那根小脚趾越来越黑,痛感反而减弱,他才慌了。
跑到医院、医院分别一检查,他更慌了。“医院都说我小脚趾已坏死,需要截趾。”仍抱着一丝“误诊”幻想的董松林,医院,得到了同样的诊断。“肌肉组织已坏死,得尽快截肢,再耽误,后果无法预料。”
6月9日,董松林又一次动刀,医院骨科手术台上,刀下脚趾无。
“祖传修脚”收他元坑掉数千元
选择在这个50多岁的妇女的路边摊上挨那一刀,原因其实也不值一提。“我同乡老张知道我长了个这,说经常从韦曲老街那块过,常年见到她在那摆摊,就推荐我去做了。”
但事实上似乎并不靠谱。这个席地铺着“祖传修脚”广告布、摆着盛有叫不上名也不标明粉末液体的各种瓶瓶罐罐的修脚摊子,和其他地方随处可见的江湖郎中摊位一无二致。摊主用一把小刀、一点药粉,就给董松林的脚趾判定了命运。
刀,是一把形似美工刻刀、刃口差不多手指小拇指甲盖那么大的刀;药,是装在一个无标签小瓶子里的白色粉末。“当时也没用麻药,用了点碘涂抹在我脚上,就拿出了刀。”虽然有过经验,但董松林还是下意识地有些怕,别过头去。“我看都不敢看。也不知道她给刀消毒没有。”
很快,大概不到一分钟,“开刀”完成。董松林并不觉得多疼,“上了那个药才觉得烧得疼。”上药包扎,花了不到两分钟。收费元整。
医院骨科医生说,不排除消毒不到位引发感染,但最可疑的是用药,应该是强腐蚀性的,导致血管被烧断,最终导致局部组织坏死。
在手术台上挨的这一刀,耗时约一个小时,采用了硬膜外麻醉。“从腰上打的药,两条腿都是麻的,不觉得啥。”最终,董松林用齐根切掉小脚趾为6天前的那3分钟买单。医院检查、拍片、自行服用止疼药,除掉“鸡眼”后、手术之前,董松林花了多元。“医院说术后13天左右拆线再看。总体费用现在还不知道,但目前手术和口服消炎药什么的,已经花了差不多元。”
摊主不认账,调查无结果
为了省钱,也为了方便起见,董松林选择在街边固定摊位进行“鸡眼消除术”,但结果,“鸡眼”没了,但也带走了他的小脚趾。事实上,钱非但没省,反而大大超支。
“医院咨询,在我们这治,这就是个太小太简单不过的事。”医院骨科为董松林主刀医生说,治疗费用也很便宜,并不比摊位的元收费贵多少。“现在病灶没了,不好判断,相应的检查和治疗费用不好给出绝对数,但肯定没有患者想象的那么贵,也就是一两百块的事。关键是绝对没问题,不会出这种(要截趾的)现象。”
那个50多岁的妇女,操本地口音,自称已有多年经验,修脚、祛“脚垫”、挖“鸡眼”,不计其数,“从来没有过这种情况”。然而,她却否认在几日前为董松林挖过“鸡眼”。
就董松林决定接受截趾的6月9日,他的儿子小董向公安航天分局秦宇派出所报警,然而警方表示这属于医疗纠纷,应向卫生部门反映。“按照相关法规,涉及医疗纠纷导致伤残或事故,应当由卫生主管部门判定责任,如果其中牵扯刑事或民事违法行为,我们才跟进。”尽管态度积极,但民警表示爱莫能助。
而长安区卫生监督所对于职责范围内发生的这件非法行医导致伤残的事故,却未能拿出应有的举措。“她不承认给他修过脚,也不配合我们的调查,现在没有办法。”卫生监督所的工作人员如此回应投诉的小董。10日后的19日,华商报记者询问此事进展,卫生监督所的工作人员表示,不清楚事件具体进展,“应该还在商量怎么办”。华商报记者要求对方给出一个明确回应,其称将与相关科室及领导沟通后给予答复,但截至发稿前,此答复未以任何方式传达。
非法行医祛鸡眼,早市常见
董松林的遭遇绝非孤例,在媒体、网络上,类似案例极多。多数情况都出现在较低收入与较大年纪的人群中,为了图省钱省事,选择信任摆摊游医、私人小诊所乃至足疗店,最终钱没省到反而多花,事也没省反而受罪,乃至严重者被截肢。
6月初,有媒体报道哈尔滨市香坊区卫生监督所打击辖区内非法行医专项行动时,就摹画了这幅场景。“早上7时许,记者随执法人员来到六顺街早市,很远就能听见扩音器里喊着‘独家绝技,挖鸡眼、修脚、挖瘊子,7块钱彻底根除’的宣传语。一台农用车旁边放着一些工具和凳子,地上散落着一些不知名的药膏和粉末。一名男子正在用修脚刀给一个中年女子挖鸡眼,旁边还有四五个人等着。看到执法人员前来,正在挖鸡眼的男子手一哆嗦,把女子的脚给割破了,男子慌忙为她包扎。”
6月17日上午,华商报记者在西安西郊和平村一处早市也见到了类似一幕。“祖传秘方专治皮肤病、独家绝技修脚立轻松”,两株行道树间扯着一道横幅,一个40岁左右的男子操着南方口音,叼着半根烟,眯缝着眼,用一把形似美工刻刀的器具在给一位比他略年长的本地女子修脚。那柄修脚刀木柄已发黑,刃部依稀有锈迹。男子抖动手腕为女子除脚后掌死皮时,嘴唇一抖,烟灰落在女子脚上,他停下手里活计,用手掌拂去烟灰,两人对此似乎都不以为意。男子咳了一声,扭头吐掉烟头,随即又吐出口浓痰。
“要什么行医执照?这就是个手艺活,我干了几十年就是凭证。”被华商报记者询问是否有医疗资质和专业背景时,男子颇有些忿忿然,并以方言低声骂骂咧咧。那位花15元修完脚的女子对技术和卫生都不在意。“脚嘛,修一下还要求啥,弄好就行了,你管这干啥?”
足道馆:“不做见血活儿,因为有风险”
这样的“修脚、点痦子、挖瘊子、挖鸡眼”的摊位在西安并不像前些年那么常见了,但在近郊的城中村以及城乡接合部,以及一些旧居民区附近的早市仍有踪影。
此外,“足道馆”、“足疗店”、“足浴店”不少都提供修脚相关服务。华商报记者6月12日下午在太白立交附近一家知名连锁足疗机构,以怀疑脚部有“脚垫”为由,见到了该店的专业修脚师。
被问到是否提供“挖鸡眼”的服务时,他表示在培训学校倒是学过,不难,“做好消毒、下刀注意些、用好外敷药就行”,但是所服务的店家认为“开刀见血有风险”,禁止修脚师执行类似项目。而收费38元的修脚项目,只包括去除死皮、脚垫、肉刺等“不见血”的内容。
“足部的相关皮肤病患还是比较常见的,毕竟穿鞋摩擦,开放时易沾染尘泥细菌,封闭时又易滋生真菌。”医院一位曾在交大二附院兼修过皮肤病的外科主任医师表示,从医三十多年,因为忽视手足皮肤小患而导致酿成严重后果的例子有十多例。印象最深的,一个是多年前一个13岁的男孩,手掌因不明原因长着个小颗粒,自己用文具刀割破后导致右手乃至小臂大面积溃烂,“送治时已经隔太久,溃疡和感染太严重,只能高位截肢”。
如今,在家静养等待拆线的董松林,用胶带把拖鞋粘在脚上,拄着拐杖才能行走。除了行动不便,他还懊悔不已。“我的亲身经历说明,有啥还是要去规范地方治。他们(游医)就算小病有的能治好,但迟早还要再出问题,因为治好那是蒙好的。不能再让他们害人。”
然而端午节前,他的同乡老张,仍见到那不认账的妇女在老位置出摊“行医”。
观念误区
足病根本不算病
“鸡眼”属于古人所说的“疥癣之疾”,即较轻程度、无大危害的皮肤病。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健康越来越北京白癜风哪家医院看最好白癜风早期症状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