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出来你可能不信,ldquo冻得脸疼

因为“冻得脸疼”说明你还有正常感受!

疼痛是人体最有效的警告信号,能感觉到脸疼证明你还有正常感受。据说失温症的最后阶段,由于人体的体温调节机制已经崩溃(皮肤血管处于麻痹状态,大脑皮层进入抑制期,体温虽然在下降,但皮肤感受器却反而有热的幻觉,丘脑下体温调节中枢发出热的信息,传递到效应器,然后开始脱衣服。)很多快冻死的人会用最后一点力气把衣服脱光(法医学名词叫“反常脱衣”)。

那为什么有的人明明已经冻得秋衣秋裤羊毛袜都穿上了,但旁边的人却还露着大长腿,无所畏惧...

真的有人注定更怕冷吗?(灵魂深处的拷问)

真的!这些人会更怕冷:

甲状腺功能低下的人;

吃得少还经常吃不饱的人;

贫血、低血压、血液循环能力差的人;

肌肉少的人(注意,不是「肉」少,虚胖也可能「肌肉少」);

蛋白质吃得不够的人。

说到更怕冷,我们就得从原理出发,来说说我们恒温动物是怎么感受温度的~

那么人类是怎么感受温度的呢?

人类和大部分哺乳动物的皮肤粘膜表面遍布一类叫瞬时感受电位器(TRP)通道的蛋白质,这些蛋白质会对某些刺激信号产生反应,引起神经冲动。(这些刺激信号包括触摸打击这些机械刺激,也有冷热之类的温度刺激,还有一些特别的化学物质也会触发它们的动作。)

比如研究比较充分的TRPV1蛋白,>43℃、pH值<5.9的酸和辣椒素类物质都可以让它活化,产生痛觉刺激。所以,不管是高温、酸蚀还是蹭上了辣椒,我们的感觉都是火辣辣的。

说完火辣辣,再来谈谈凉飕飕!

低温感受器的研究进展要慢得多,直到年,第一个低温感受TRP——TRPM8才被研究人员克隆出来,10℃-30℃的低温(相比正常体温)和薄荷醇(薄荷和欧薄荷精油中的主要成分)都是它的活化信号。

由于TRPM8在面部三叉神经里表达特别丰富,所以薄荷醇作用在口鼻部才会让人觉得特别清新,牙膏、漱口水、口香糖,那些清新都是假象啦。人的膀胱里也有TRPM8,灌入冷水会诱发膀胱的强烈收缩,这就是所谓的“冷尿了”。

冷对身体的打击是很无情的,特别是对我们恒温动物。我们的机体其实很脆弱,细胞合适的工作温度区间很狭窄,上下浮动几个摄氏度就会崩溃,以人类正常体温37℃来算,地球上低温比高温可怕得多。

御寒模式:冻伤是丢卒保车

当皮肤感受到低温,身体就会启动御寒模式。KojimaC等人发现当受试者被置于12℃的低温时,食欲明显好得多。多吃,才能有更多能量供应产生温度,多余转换成脂肪也有助于保温。

低温还会让立毛肌收缩,如果我们还有很多体毛的话这也会很有用。再冷,骨骼肌会产生不能控制的收缩,也就是打冷战,靠这种方式额外产生点热量,取暖基本靠抖就来源于此。

但是如果核心温度持续下降,身体就会想办法“节流”,那些散热量大,关掉又不会马上死的组织会首先被“裁员”。这些组织一般是四肢的远心端和头面部的皮肤。这时候,冻伤就出现了。

根据程度不同,冻伤分为四度。

一度冻伤只会让人感觉到皮肤痒痛红肿,一般不会造成永久性伤害。

二度冻伤表皮组织会受损,皮肤青紫,可能会起水泡,愈合后会有疤痕,局部可能丧失温度感受能力。

三、四度冻伤波及深部的肌肉、骨骼和神经,会让组织完全坏死。

二三度冻伤什么样?大概就下图这样的。

此处应有预警

再严重就是下图这样的了:英国登山家NigelVardy年在尼泊尔遭遇山难,大难不死,但是丢掉了十根手指、十根脚趾、整个鼻子和一块脸颊。

对于大部分在朋友圈呼喊冻得脸疼的朋友来说,真正的冻伤已经很罕见了,大部分的手脚在被“冻透”之前已经找到了温暖的环境。但是面部缺少遮挡,直面寒风,所以会感觉特别深刻吧。

既然寒冷对我们恒温动物一点也不温油,那人类当然也不是吃素的

想要真正御寒,人类都吃点啥?

广为流传的温暖食物,比如巧克力、红糖姜水其实真的没什么用,真正能暖身子食物是蛋白质,乳制品!

1.蛋白质

蛋白质「热效应」高,吃了以后能帮助身体热起来。那有人就想问,直接吃蛋白粉呢?

蛋白粉中确实加了蛋白质,也不失为一种选择。不过对部分人来说,它并不是最好的选择。因为直接吃牛羊肉等红肉,除了能吃到大量优质蛋白质外,它们还能提供血红素铁、饱和脂肪等,对因为贫血和低血压而怕冷的人来说是更好的选择。

2.乳制品

对于缺钙的人来说,乳制品也能帮助御寒。吃一些钙含量高的乳制品,比如热牛奶、暖到体温的酸奶以及奶酪,不仅对暖身有帮助,还有利于瘦身呢。

辣椒和酒也能能有效促进血液循环,让身体热起来。有同样作用的还包括花椒、大茴香、葱、姜、蒜之类。

不过!喝酒并不能作为长时间抗寒的方法,因为一旦酒精的热劲儿过了,血管收缩,人会觉得更冷。

除了保证蛋白质外,运动是必不可少的。

运动是为了增肌。生活中我们总说,胖的人不怕冷,因为有脂肪保护。其实,很多肌肉少的胖人虽然有厚厚的脂肪层「保温」,但他们并不比其他人更抗冻。

真正能抗寒的不是脂肪,是肌肉。

冬天经常动起来,切实做些增肌运动,再配以营养上的改善,让自己的肌肉强大起来,拥有真正的抗寒能力,才是最好最可靠最长效的暖身措施!

除了自身硬件外,外部防御也要做好

冬天在穿着方面也是有技巧的:

贴身的一层选具有快速排汗功能的衣物,潮湿给人带来的不适感远远比低温强烈。

有人会说:这么冷还能出汗?你在逗我?

其实皮肤表面时刻都在蒸发水分,包括冬天,这一般叫做「不感蒸发」。如果选择人们常说的「吸汗」的纯棉材质,你不冷谁冷——水是吸在衣服里了,可是排不出来啊。

中间一层保暖,可以选择抓绒等材质。

最外层选用致密的化纤织物。不知道什么是「致密的织物」?想想平时看到户外爱好者穿的软壳或冲锋衣,就明白了。

戴围巾、帽子、口罩、手套,把所有暴露在外的皮肤都盖住。

好啦,看到科普君贴心的御寒指南心里是不是暖暖滴,心里暖不如给科普君点个赞让科普君也暖一点~

一首凉凉送给冷空气.png









































白癜风形成的原因
网络营销总监



转载请注明:http://www.muyuyey.com/jxsmy/31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