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班列成为亚欧大陆国际物流合作新亮点——以中日第三方市场合作为例
汪婉
北京大学国际战略研究院理事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八年来,已形成以“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为中心,覆盖沿线70多个国家、世界三分之二人口的大型欧亚经济圈。在互联互通、互利共赢理念引领下,沿线国家铁路、道路、港湾等基础设施建设有了显著进展。在国际物流方面,横贯亚欧大陆的铁路运输网已经形成。中欧班列以其运距短、速度快、安全性高的特点,加之在绿色环保方面的突出优势,成为国际物流中陆路运输的重要部分。特别是年以来,在新冠肺炎疫情蔓延、港口和机场功能发挥严重受阻的情况下,中欧班列成为亚欧大陆的“生命之路”,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发挥了重要作用。围绕中欧班列,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已展开大量合作并取得了良好成效。中欧班列亦为中日第三方市场合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年中日两国总理互访,两国政府共同签署《关于中日第三方市场合作的备忘录》,日本政府随即积极引导和推动日本大型物流企业对中欧班列进行周密调研和深入实践。本文基于“一带一路”框架下中日第三方市场合作的视角,对两国合作利用中欧班列的现状和前景做出相应评估。一、新冠疫情下的中欧班列——亚欧大陆的“生命之路”
年2月9日,习近平主席在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峰会上指出:“同9年前相比,中国同中东欧国家贸易额增长近85%,其中中方进口增幅高出出口增幅22个百分点,中欧班列已经覆盖大部分中东欧国家,累计开行3万多列。”年新冠疫情在全球肆虐,不仅严重危害了人类的生命安全,也重创了世界经济。中国成为世界主要经济体中率先实现并唯一保持正增长的国家,这主要得益于进出口贸易的大幅增加。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货物贸易额达1.35万亿美元,同比增长0.7%,占我国总体外贸比重的29.1%。其中中欧班列的贸易大通道作用突显,全年开行超过1.24万列,发送.5万标箱,同比分别增长50%和56%,综合重箱率达98.4%;通达境外21个国家的92个城市,比年底增加了37个。二、中日第三方市场合作中的亚欧大陆国际物流合作
1、日本对亚欧大陆国际物流的认识和定位早在年6月,时任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就在公开演讲中指出,“今年亚欧大陆出现跨时代的变化,中国的货运列车首次跨越英法海底隧道,将义乌和英国连接在一起。‘一带一路’是一个连接大洋东西和周边地区的极具潜力的构想,期待‘一带一路’构想对亚洲和世界的和平与繁荣做出贡献”。同年11月,日本首相官邸、外务省、财务省、经济产业省及国土交通省,共同完成了日本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指导方针,明确指出可以率先在节能环保、亚欧物流等领域与中方企业开展合作。2、日本经济产业省推动日本经济界对中欧班列实地考察年底,日本经济同友会(JapanAssociationofCorporateExecutives)围绕“一带一路”倡议来华考察。该机构在考察后发布的报告中指出,日本应当公正看待中国呼吁沿线国家共谋发展的姿态。“一带一路”倡议中横贯欧亚大陆的铁路运输对于四面环海的岛国日本有重要意义,它将成为海运、空运之外的第三种重要的国际物流方式。日本经济产业省提出率先在亚欧物流领域开展中日合作的指导方针后,又以“推动中国大陆桥的利用”为主题,启动“围绕中欧班列利用改善硬件、软件的可行性调查”,委托日本大型物流企业日本通运启动试运行。从年12月至年3月,日本通运对中欧班列进行了10次运行测试,通过在集装箱内设置温度计、振动仪和全球定位系统(GPS)等,详细记录数据,确认运输品质。日本通运测试的结果显示,运输中没有出现因为震动和寒冷造成的货物损伤,列车能够按照规定的时间表运行,且通关手续十分便捷,虽然运输成本是海运的2.5倍,但是运输时间得以大幅缩短。经过测试,日本通运认为中欧班列达到了主要目标客户(日欧企业)的运输标准。3、日本政府确定亚欧物流合作为中日第三方市场合作的重要项目年5月,李克强总理访日,中国国家发改委、商务部与日本经济产业省、外务省共同签署《关于中日第三方市场合作的备忘录》。同年10月,安倍晋三首相访华,中日两国共同召开首届中日第三方市场合作论坛。中日两国企业共签订52份合作备忘录,总额超过亿美元,亚欧物流合作成为中日第三方市场合作的一个重要落地项目。三、日本主要物流企业利用中欧班列的现状
目前,日本主要物流企业都不同程度地围绕中欧班列开展国际物流业务,业务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为在华日本企业提供利用中欧班列把在中国生产的商品运往欧洲的服务;二是为日本国内企业提供将商品空运或海运到中国内地之后,衔接中欧班列的联运服务。业务开展以来,在华日企利用中欧班列一直呈不断扩大之势。新冠疫情暴发之前,因为运输成本高,中欧班列多为日本国内企业应急使用;疫情暴发后,在空运、海运价格上涨的背景下,日本国内企业对中欧班列的需求也不断扩大,日益向常规化使用发展。1、在华日企利用中欧班列现状年11月起,日本通运正式开启中欧班列的渝新欧(重庆—德国杜伊斯堡)铁路物流服务。根据运输成本和运输时间,日本通运将中欧班列的集装箱铁路联运服务定位在介于空运和海运之间,利用量十分有限。年以后,在华日企对中欧班列这一铁路国际物流重要性的认识迅速提升,需求不断增大,日本通运利用中欧班列提供的物流服务逐渐处于满负荷状态。年受新冠疫情影响,相比空运和海运,在运输成本和运输时间上的综合优势使铁路运输成为替代的运输手段。中国至中东欧和西欧的铁路货运量屡创历史新高,中欧班列也出现“一箱难求”的情况。在此背景下,在华日企对中欧班列的需求亦超出了中欧班列的可承运量。2、日本国内企业利用中欧班列现状日本通运积极向日本国内企业推介以中欧班列为中心的国际物流综合服务。日本面向欧洲的物流有5.5万标箱的潜在需求,仅依靠空运和海运经常出现运力紧张的状况,特别是在每年的台风季节,经常因为停运造成货物积压滞留。在中日关系改善、日本经济产业省积极推介中日在亚欧物流领域合作的大背景下,日本国内企业对中欧班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