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偏瘫后,手脚摆放有讲究

脑卒中俗称“中风”,多数是因脑血管阻塞所致的缺血性脑卒中(脑梗死),也有一部分是因脑血管破裂导致的出血性脑卒中(脑出血)。数据表明,随着年龄的增加中风发病率则增高。但是近年来,中风病已经并非老年人的“专属”,全球中风有年轻化趋势,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被中风病侵袭。20岁到64岁这个年龄层的中风概率已经提高25%,占中风病患的三分之一。

偏瘫是中风病最常见的表现之一,它是指一侧肢体肌力减退、活动不利或完全不能活动。偏瘫病人常伴有同侧肢体的感觉障碍如冷热不知、疼痛不觉等。

压疮是偏瘫患者常见的并发症。

良肢位是针对被迫卧床的患者,保持其肢体的良好功能而将其摆放在一种体位或姿势,是从治疗护理的角度出发而设计的一种临时性体位。因此,对于偏瘫患者及其家属而言,了解并懂得如何摆放良肢位是很有必要的。

良肢位摆放的作用:

1.防止压疮

2.预防肢体关节挛缩

3.减轻痉挛

4.维持良好血液循环

早期脑卒中患者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床上度过的,因此采取正确的体位非常重要。良肢位摆放是对中风患者早期最基础的治疗,对抑制痉挛模式、预防肩关节半脱位、早期诱发分离运动等均能起到良好的作用。一般建议2小时变换一次患者的体位,当患者能在床上翻身或主动移动时,可适当改变间隔时间。

在各种体位下正确摆放肢体,定时变换体位

1.仰卧位

偏瘫侧肩:放在枕头上,保持肩前伸,外旋。

偏瘫侧上肢:放在枕头上,外展20-40度,肘、腕、指关节尽量伸直,掌心向上。

偏瘫侧臀部:固定于枕头上。

偏瘫侧膝部:膝外应放枕头防止屈膝位控制不住突然髋外旋造成股内收肌拉伤,膝下垫一小枕头保持患膝稍屈曲,足尖向上。

仰卧位注意事项:1.避免被子太重而压迫偏瘫足造成足尖的外旋,足底此时不垫物是为了协助患着活动踝关节防止足下垂;2.避免使用过高的枕头,头部不要有明显的左右偏斜。

2.患侧卧位

躯干:略后仰,背后放枕头固定。

偏瘫侧肩:向前平伸外旋。

偏瘫侧上肢:和躯干呈90度角,肘关节尽量伸直,手掌向上。

偏瘫侧下肢:膝关节略弯曲,髋关节伸直。

健侧上肢:放在身上或枕头上。

健侧下肢:保持踏步姿势,放枕头上,膝关节和踝关节略为屈曲。

患侧卧位注意事项1.侧卧位躯干应稍稍后仰,偏瘫侧肩膀略向前伸,避免偏瘫侧肩部过多承受身体压力引起疼痛。2.保持偏瘫侧肩胛骨前身位时,不能直接牵拉患侧上肢,以避免对患侧肩关节的损伤。

3.健侧卧位

躯干:略微前倾。

偏瘫侧肩关节:向前平伸,患肩前屈90-度左右。

偏瘫侧上肢:放枕头上。

偏瘫侧下肢:膝关节、髋关节略为弯曲放枕头上,避免足内翻。

健侧上肢:自然舒适放置。

健侧下肢:髋关节伸直,膝关节自然微曲。

??

4.轮椅或椅子坐位

薄枕放于患侧上肢下,患侧肩往前伸,手肘放松伸直。双足平放,躯干挺直,不可倾侧,确保病人坐于两股及紧靠椅背。

??

5.床上坐位

床铺尽量平整,病人下背部放枕头。头部:不要固定,能自由活动。躯干:伸直。臀部:90度屈曲,重量均匀分布于臀部两侧。上肢:放在一张可调节桌上,上置一枕头。

注意事项

注意让患者始终保持防止痉挛模式,注意肩关节不能内旋,髋关节不能外旋,各种卧位要循环交替。无论何种体位,均需要1~2小时翻身一次,并按摩受压部位,促进血液循环,在良肢位摆放中充分利用小垫或软枕,以抬高肢体,促进血液循环。

温馨提示

冬季来临,中风发病率提升,老年人中风频发,医师提醒应注意防寒保暖,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以预防中风。

供稿:谭沛帅

微编:刘松江

审稿:刘香兰、李志生

有您的支持与







































韩志国
全国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muyuyey.com/gxtp/26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