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打鸡血”一词风靡网络。
人们常用“打鸡血”来形容一个人陷入某种情绪的亢奋状态。
那么“打鸡血”一词是怎么来的呢?
你可能不知道,
其背后隐藏着一段令亿万民众为之癫狂的岁月。
年,医护工作者俞昌时,
学习苏联组织疗法后因为好奇,
给几只公鸡测量了体温,
发现体温都在43°左右。
“鸡的体温如此之高,
是因为血液发热机能特别高。”
俞昌时突然脑洞大开:
“鸡血也是一种组织,肯定能治病!”
于是他抽公鸡之血注入左臂,
顿觉精神倍儿爽、吃饭倍儿香。
三四天后,俞昌时告诉别人,
“我一直治不好的脚癣
竟然痊愈了。”
年,中央倡导“技术革命”,
在上海工作的俞昌时想做“世界级名医”。
便开始悄悄在厂里工人中试验“鸡血疗法”,
“我要研制赶超国际水平的
新型医疗技术。”
年,俞昌时撰写《鸡血疗法》一书,
然后油印成小册子向全国散发。
标榜“鸡血疗法国际领先”,
所以中央指示要“秘密研究”;
并宣称很多“老干部”都在私下使用,
“鸡血疗法能治疗
六十几种顽固疾病。”
此书很快传到卫生部长李德全手中,
李德全翻阅后甚觉蹊跷,
立马要求上海市卫生局:
“调查原委,上报中央以待妥处。”
年初,上海召开专家座谈会,
经过一番讨论后否定了“鸡血疗法”。
随后,国家卫生部下发通知,
“立即停止私自给病人注射鲜鸡血试验。”
年,某国民党中将军医被捕,
然后被判处死刑,
为求保命,他献出一秘方:打鸡血。
说,“台湾的蒋介石就靠打鸡血活着。”
经中将军医这么一确认,
“鸡血疗法”很快在上层社会流传开来。
年,“文革”爆发。
“造反有理”口号响彻云霄。
卫生部竟发布“告全国革命人民公开信”,
为“鸡血疗法”翻了案。
于是,“鸡血疗法”像潮水般漫向全国。
北起漠河、南到西双版纳,
医院以及乡村诊所,
都排起了长蛇般的队伍,
人人提着装公鸡的篮子或网兜,
等待护士将鸡血注入自己体内。
“地上到处遗留着肮脏的鸡毛和鸡屎,
到处都是鸡的尖声惊叫,
它们的恐惧像瘟疫一样传染了整个时代。”
同济大学教授朱大可回忆说。
一时间竟造成公鸡因紧俏而涨价缺货。
在农村,不少人家自己养起了公鸡。
每天都有不少年老体弱者,
抱着自家大公鸡直奔公社卫生院,
那真是“家有一只鸡,胜过挎LV”。
点击阅读原文浏览往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