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蹚水小心足癣,如何防治

作者:胡献国

患者谢某,男,30岁,因“双足趾趾间水疱、糜烂、瘙痒3天”来诊。患者3天前因单位组织抗洪排险后出现双足趾趾间水疱、明显瘙痒。检查局部可见抓痕,双足趾趾间散在粟粒至米粒大小水疱,部分破溃形成糜烂面,表面潮红、湿润。实验室检查:真菌镜检阳性。

此乃足癣,当以清热利湿,祛风止痒为治,方用足光粉泡脚,取药粉40克加沸水~毫升,搅拌,溶解,候温,趁热浸泡患处20~30分钟,每日2次。如是治疗5天,患者水疱、瘙痒感消失,局部皮肤恢复正常。

夏季天气炎热,雨水增多,高温加潮湿环境可促进病菌滋生,冒雨趟水,可加剧,或诱发真菌感染引起足癣。

足光粉,又名复方苦参水杨酸散,方由苦参、水杨酸、苯甲酸、硼酸等组成,有清热燥湿,杀虫敛汗,抑制霉菌生长之功,可用于各型手足癣的治疗。可泡脚,药物直接作用于病处,发挥药物治疗作用,故可有效治疗足癣。

手足癣是侵犯表皮、毛发和趾甲的浅部霉菌病,是一种传染性的皮肤病。预防足癣和其他足部皮肤病,保持足部清洁干燥是关键。冒雨蹚水后,应及时用清水冲洗局部皮肤并擦干,再用毛巾或是卫生纸将足部尤其是趾缝擦干,以保持清洁干燥。

夏季洗澡时,可用适量十滴水滴在洗澡液里,起到杀菌、清洁的作用。雨天穿过的鞋,尤其是皮凉鞋、旅游鞋和鞋底漏水的鞋,第二天不宜再穿,可用电吹风热档吹干,或放到太阳下晒晒再穿。

一旦出现皮肤红疹、小水疱、瘙痒剧烈等症状时,医院皮肤科就诊,在有经验的医师或药师指导下用药,千万不要自行用药,更不能用热水烫洗,以免瘙痒加重,造成皮肤破溃后引起更大面积的感染。

足癣的中医治疗

足癣是一种慢性感染性疾病,真菌寄生在角质层中生长繁殖,需长期用药才能彻底去除,不要盲目跟风,自选药物治疗。

足癣症状缓解后,仍需坚持用药。皮肤的新陈代谢周期约28天左右,因而用药时间一定要坚持四周以上。

有条件者可进行真菌检查及培养,连续三周,三次检查阴性才算彻底治愈。平时要注意清洁,保持皮肤干燥,保持足部清洁,每天勤换袜子。洗脚盆及擦脚毛巾应分别使用,以免传染他人。

中医认为,本病多为湿热侵袭,湿热下注所为,当以清热利湿,解毒杀虫为治,介绍几则泡脚足药浴方,供选用。

1、丁香苦参汤:丁香15克,苦参、大黄、明矾、地肤子各30克,黄柏、地榆各20克。将上药择净,放入药罐中,加清水适量,浸泡5~10分钟后,水煎取汁,放入浴盆中,再将明矾放入,溶化后候温洗浴,每次5~10分钟,每日2次,每日1剂,连续5~10天。

2、白癣皮汤:白癣皮40克,苦参、黄柏、苍术各30克,防风20克,荆芥穗、枯矾各10克,蛇床子、地肤子、黄精、藿香各50克,葱白4枚。将上药择净,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浸泡5~10分钟后,水煎取汁,放入浴盆中,再将明矾放入,溶化后候温洗浴,每次5~10分钟,每日2次,早晚各1次,每日1剂,一般用药4~5剂即可。

3、三黄解毒汤:黄芩、黄连、黄柏、公英、枯矾各15克,土槿皮、蛇床子各30克,蛇蜕5克。将上药择净,放入药罐中,加清水适量,浸泡5~10分钟后,水煎取汁,放入浴盆中,再将明矾放入,溶化后候温洗浴,每次5~10分钟,每日2次,早晚各1次,每日1剂,连续5~7天。

4、黄精苦参汤:黄精、苦参各60克,浮萍、明矾、银花各20克,白癣皮、贯众各30克,川楝40克,食醋毫升。将上药择净,放入米醋内煮沸,盛于瓶内,浸泡一天备用。使用时用棉球蘸药液涂擦局部,每日2次,14天为1个疗程。每晚临睡前,将患处浸泡于药液中约1小时左右(浸泡时间越长疗效越好),连续7天为1疗程,一般2~4个疗程即可。

5、柳苦散:苦参、百部、黄柏各50克,水扬酸45克,樟脑10克。将诸药择净,研细,分装于袋塑料中,每袋60克。使用时每次取1袋,加入陈醋酸毫升溶化,连续浸泡6小时,或每次1~2小时,连续5~6次。

6、苦参花椒茶:苦参15克,花椒、绿茶各10克,陈醋酸50毫升。将诸药择净,放入药锅中,加入沸水毫升,浸泡2小时。每日睡前洗浴,每次30分钟,每1日1剂,连续5~10剂。

7、柳叶洗剂:鲜柳叶克。将柳叶择净,放入药锅中,加入清水毫升,煮沸5分钟后取下,候温时洗浴,每日早晚各1次,每日1剂,连续1~2周。

8、药醋洗剂:生黄精、生百部、生首乌各24克,苦参、苍术、猪牙皂、土槿皮各30克,蛇床子、川椒、明矾各15克,食用醋毫升。将诸药择净,放入食用醋中,浸泡1周即可,取药液洗浴,每日早晚各1次,每次30分钟,15天为1疗程,连续1~2个疗程。

基层风采

欢迎


转载请注明:http://www.muyuyey.com/jxzl/6549.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