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出自特约作者:姚乐
梅雨季
?
rainingoutside
这几天的上海,最炙手可热的话题就是垃圾分类了。今天一大早拎着三袋垃圾出门,没成想一场瓢泼大雨浇了下来!瞬间就让我迷茫了起来:手上这几袋垃圾该是不是需要重新分个类?
开个玩笑。但是入梅以来,大雨三六九,小雨天天有。怎样在这个潮湿的梅雨季节养生保健呢?医哥有话要说。
梅雨季节的特点是“湿、热、闷、躁”。人的新陈代谢加快,能量消耗大,营养物质随汗液丢失增多,心脑血液供给不足,常常感到身体困乏,也会出现食欲不振、腹痛泄泻、周身酸痛等“苦夏”症状。梅雨季节容易诱发的系统疾病有:
01呼吸系统疾病空气潮湿,细菌和霉菌就容易加快繁殖和传播。除了肺炎或肺部真菌病,细菌和霉菌还容易引发过敏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花粉病、皮炎等,或使原有的过敏性疾病复发。
02心脑血管疾病梅雨季节的气压、气温、空气湿度等都较大。人长时间在潮湿环境中,容易导致人体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血管收缩,血流受阻,血压上升,心肌耗氧量增大,心脏负荷加重,从而诱发心肌梗死、脑中风等心脑血管病。
03皮肤疾病梅雨季节潮湿的环境会让湿疹、皮炎以及一些真菌类的疾病如皮癣、手足癣的发病率提高。脚癣如不及时治疗,还会向身体其它部位传染,变成体癣、股癣、手癣、花斑癣。
04风湿类疾病
长期待在潮湿的环境里,不采取防潮措施,对人体的健康会有很大的影响,轻者会感到特别不舒服、头痛、发烧,重者容易引起风湿性疾病,如风湿病、关节炎等疾病。还将使已经患有风湿疾病的人病情加重。
怎样安度梅雨季节?医哥有几个建议
1.防潮除湿
梅雨季节,由于空气潮湿,衣物和食品都很容易返潮,出现发霉,身体也会感到不适。我们可以调节室内温湿度,阴雨天气时注意关闭门窗,等到天晴后及时打开门窗,保持空气流通,以祛除湿气,有空调的用户,可采取降温、抽湿的方式,将气温降至23℃—26℃、相对湿度降为50%—60%;如没有空调,则可通过采光、关启门窗(适时通风)等手段,调节居室温湿度。
2.防止食物霉变
阴雨天气,空气闷热、潮湿。这种环境下,食物极易发生霉变,食用后会引起急、慢性中毒。霉变产生的毒素常见的有黄曲霉毒素、青霉类毒素和镰刀菌毒素。一般清洗、烧煮等方法,无法清除霉菌毒素,即使煮熟煮透也会发生食物中毒。因此,一旦发现食物外观或味道异常,应立即停止食用,并及时丢弃。
3.有基础疾病的朋友要注意防护
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要注意调整饮食和睡眠,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保持充足的睡眠。风湿患者尤其要注意保护腕、肘、肩、膝等部位。运动时应注意晨练不要太早,阴雨天气不要外出运动。
4.健康的生活习惯
梅雨期间,要经常晒被褥,勤洗澡,勤换衣,多进行热水淋浴;注意饮食结构和卫生,少吃多脂肪、含热量高的食物,多饮水,少饮咖啡和酒,尤其不要食用霉变的食物。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同时还要注意加强体育锻炼,适度的运动能增强体质,助消化,促进血液流通。
祝大家健健康康度过梅雨季节。好了,不多说了,医哥继续去学习《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了……
图片来源:综合网络
喜欢请点个赞!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