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的位置: 脚癣 >> 脚癣用什么药 >> 和脚气说拜拜

和脚气说拜拜

北京治皮肤科的好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jc/160306/4781492.html

脚气,又名“香港脚”,

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

尽管不是什么大病,但剧痒难忍,

更讨厌的是很难根治。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总是冬天好了,春夏又反复。

今天疾控君就来跟大家聊聊

有关“香港脚”的预防。

(前方高能!下文部分图片可能引起不适)

01

什么是“脚气”(香港脚)?

所谓脚气,就是医生常说的足癣,由真菌感染引起,主要累及足趾间、足跟、足底、足侧缘等部位。足癣的皮肤损害有一特点,即边界清楚,可逐渐向外扩散。

因病情发展或搔抓,可出现糜烂、渗液,或者合并细菌感染,甚至出现脓疱等。

容易引起局部皮肤感染的真菌,包括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等。公用脚盆、拖鞋是重要的传染途径。

它们最适宜的生长环境温度是22-36℃,湿度95-%,所以最喜好暖湿环境。

人的足底和趾间没有皮脂腺,生理防御机能较差,但汗腺却很发达,出汗较多,加之空气流通性差,易形成局部潮湿温暖的环境。

此外,足底部厚厚的角质层为真菌提供了丰富的角蛋白,更利于真菌的滋生。尤其夏天临近,出汗多、又湿热,给真菌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空间,所以“脚气”常有夏重冬轻或夏发冬愈的特点。

02

脚气有不同的类型

按照临床特点,可分为水疱鳞屑型、角化过度型和浸渍糜烂型三种,常以一种为主或多种同时存在,也可以互相转换。

水疱鳞屑型——这种足癣最为常见,好发于脚缘部,发病初期症状为皮肤出现深在性厚壁的小水疱,有的可以融合成大疱,疱液透明,周围无红晕。由于脚气瘙痒难耐,搔抓后水疱破裂,易继发细菌感染,此时可形成脓疱、丹毒或淋巴管炎等。

角化过度型——这种足癣好发于足底和足跟部,最常见的症状是皮肤粗厚、干燥,常常伴有脱屑、发痒、皲裂等情况。角化型足癣病程发展比较缓慢,治疗难度较大。

浸渍糜烂型——这种类型的足癣多见于3-4和4-5趾之间。趾间皮肤浸渍发白,表面松软易脱落,露出潮红糜烂面,甚至裂隙,有不同程度的瘙痒,容易继发感染。合并感染时可有恶臭。

03

脚气能预防

脚气可以治愈,但容易复发或再感染,良好的健康习惯对预防脚气、降低复发、减少传播至关重要。

预防脚气应注意:

1.注意个人卫生,特别是要避免共用拖鞋、浴盆、脚盆、毛巾等生活用品,很多人的脚气就是这样得来的。

2.保持足部干燥、清洁,穿透气性好的鞋袜,并经常更换鞋袜。脚汗较大的人可以选择吸湿速干面料的袜子,避免穿着透气较差的鞋。

3.积极治疗癣病,对自身其他部位的癣病(特别是甲癣),以及家庭成员、宠物的癣病也应同时治疗。

4.应尽量避免搔抓,触碰伤口后要洗手,防止自身传染及继发感染。

04

脚气的治疗

脚气治疗以外用药物治疗为主,如治疗不彻底易反复发作,所以遵医嘱坚持用药非常重要,疗程一般需要1-2个月。

外用药物治疗——根据不同临床类型选择不同的处理方法,如水疱鳞屑型应选择刺激性小的霜剂或水剂;浸渍糜烂型应先给予药物湿敷,待渗出减少时再给予粉剂,皮肤干燥后再外用霜剂、软膏等,不宜用刺激性大、剥脱性强的药物;角化过度型无皲裂时可用剥脱作用较强的制剂,必要时可采用封包疗法。

系统药物治疗——角化过度型足癣或外用药效不佳者,可考虑系统药物治疗,配合口服药物。足癣继发细菌感染时应联合抗生素,引发癣菌疹时,应给予抗过敏药物。

疾控君建议您

良好的健康习惯是抵御脚气的有效措施,当然得了脚气也不必过于担心,医院就诊,遵医嘱严格用药,和脚气saygoodbye~

供稿:霍倩

编辑:董莉薇

审稿:陶功华邹颖冯晓刚




转载请注明:http://www.muyuyey.com/jxyy/7845.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