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方,由於寒冷加上乾燥,特別容易出現凍傷,使得人暴露在外的皮膚出現乾燥、皸裂、脫屑,老百姓稱之為皴了。這並不是長了癬,而是表皮和毛細血管受了損傷。如果寒冷加劇或者像南方不是很冷,但是很潮濕,家中又沒有暖氣,就會形成更深度、達到肌肉的損害──凍瘡。
凍傷和凍瘡一般容易發生在人體的末梢──手指、腳趾、腳後跟和耳朵。為什麼會出現凍瘡呢?寒冷冰凍的外因作用當然很重要,但是更為重要的原因就在於氣血不足或經絡血脈阻滯。
就身體而言,身軀是本,肢體是末。氣血不足的時候,人的本能反應就是要捨車保帥,犧牲末梢氣血供應,保證內在臟腑的需要。所以很多人先是出現手腳厥逆,進而出現皮膚變色,先是煞白,再就是紅紫,遇冷痛,遇熱癢。撓破了,還會流清稀氺液。最後變色的皮膚下逐漸出現硬結硬塊,痛感加重,有時硬塊還會乾燥、開裂,會整整一個冬天咧著小嘴,到了春夏也許能癒合,但是來年還會在同樣的地方再犯。
我20世紀70年代初生活在山西大同,天氣很冷,加上當時食品都是定量供給配給,雖然沒有捱過餓,但也是半營養不良狀態,手腳都長過凍瘡。當時治療凍瘡的方法也很簡單,就是用茄子秧或辣椒秧煮水,然後用溫熱但是不燙的水泡手泡腳,連續泡幾天,就能發現凍瘡的發硬部位開始變軟,開裂的角質層也逐漸軟化脫屑,局部感覺逐漸由痛變癢,最後創口癒合,硬結消食,凍瘡痊癒。在東北還有用滷水,也就是點豆腐用得那種熱性的有毒的水泡手腳治療凍瘡的,效果非常好,但是目前原材料滷水並不容易找到。大家可以去中藥店買上祛風散寒、活血通絡的中藥,煎湯外洗,泡手泡腳。我給大家提供一個方子,每次用炮附子30克,細辛10克,羌活30克,獨活30克蒼朮50克,當歸30克,紅花20克,煮上一臉盆水,中火熬上20分鐘,稍微放涼一下就可以用了。
今天,我們常看到一些營養豐富、氣血充盈的人同樣會長凍瘡,這又是怎麼回事呢?原因就在於氣血經脈不通暢。這些人表現為上熱下寒,也就是手腳冰涼,會出現凍傷和凍瘡,而他們的頭面咽喉卻常常出現熱性症狀,也就是臉上常常起青春痘,頭皮上經常起火癤子,頭皮屑也多,有的還會脫髮。有的人口腔和舌面上經常起潰瘍,有的人咽喉扁桃體經常出現膿腫反覆感染。另外一個典型的症狀就是心理問題,這些人性情偏激,容易上火氣急、煩熱焦躁。
中醫把這種上下隔絕不通造成的上熱下寒證稱為痞證,治療這種病證的關鍵在於疏通,使熱氣下達、陰寒蒸騰上升,最終達到水火既濟、陰陽平衡的目的。針刺和按摩治療效果最好,以針引氣,可以透達末梢。自我按摩的話,必須先找到冷熱的分界線。以治療手上凍瘡為例,有的是在肘關節,有的是在內關、外關,有的是在手腕,有的在掌指關節。然後從分界線開始向下推揉,直到手心出冷汗,指尖變熱為止。這樣能夠有效地通暢血脈、治療凍瘡。
厚朴中醫學堂堂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