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一到就算包的再严实,但有些人的手指、脚趾、耳朵还是会肿的跟猪蹄一样,原因就是冻疮发了,所以说“冬天最恐怖的不是寒冷,而是那些随时会找上门的冻疮”。冻疮虽然不是什么很严重的疾病,但是发作起来又痛又痒,让人非常难受,因此冬季可以说是冻疮患者最害怕的季节。
冻疮是由于气候寒冷局部血液运行不畅引起的一种局部发红、发痒甚至皮肤颜色发生变化等的症状。冻疮易复发,所以许多人一到冬天就会生冻疮。可以说是一年生冻疮,年年生冻疮。那么面对这恼人的冻疮,有什么方法对付它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治疗冻疮,都有哪些奇方妙剂吧!
01
泡热盐水
生冻疮还可以用热盐水浸泡治疗,将水煮至沸腾,然后加盐,待放至不烫手时,放入双手,并按摩冻疮部位,每天浸泡15分钟,连续浸泡一星期,即可治疗冻疮。
02
用香蕉涂
可用香蕉涂抹治疗,先用热水将冻疮部位洗干净,然后把香蕉捣烂,涂在冻疮位置,然后让香蕉自然脱落,每天涂两次,即可治疗冻疮。
03
泡辣椒水
手生冻疮也可以泡辣椒水来治疗,将辣椒枝煮成水,再切入几个辣椒,然后稍凉后,用来浸泡双手,即可有效治疗冻疮。
04
洗茄子水
冬天手冻伤生冻疮后,可以用茄子枝煮水来洗手,也会有很好的治疗效果,用茄子枝与叶煮好水后,待稍凉,放入双手,用茄子叶不停搓生冻疮的地方,直到红为止,即可治疗冻疮。
05
萝卜治冻疮
用烤热的萝卜块可以治疗冻疮。将白萝卜横切成大概5厘米厚的长条块后,用火钳夹着萝卜块放在明火上烤,萝卜块软化有烫感就可以了,不要烤糊了,将白萝卜块趁热放在冻疮部位,不停的摩擦,凉了后继续加热,反复使用多次,持续几天后可以使冻疮痊愈。
中医认为,冻疮虽然病在皮肤上,其实多为素体阳气不足,外寒侵袭,阳气不伸,寒凝血淤而致。因此,在治疗上常采用温经散寒、活血化瘀、消肿止痛。因此除了以上方法外,下面这些中医治疗方法也是不错的选择,
当归、桂枝、赤芍、细辛、通草、甘草、大枣,加水煎服。可使阳气通,寒气散,气血通畅。
当归、红花、川椒、肉桂、细辛、干姜、樟脑、用95%酒精毫升浸泡七天后外搽患处。
生姜、当归、红花、川芎,同浸于毫升白酒中,一周后即可服用。
冬季冻疮患者日常护理
细菌滋生是引起冻疮的一个主要原因。冬天许多人不洗澡不洗头,这就给细菌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温床”。每天勤洗手、勤洗澡,勤换衣,积极做好身体的清洁工作,冻疮就不易找上门了。
要预防脚趾长冻疮,就应该选择舒适合适的鞋子,尽量不要挑选尖头鞋,也不要将鞋带绑得过紧,以免影响脚部的血液循环。此外,还建议保持脚部的干爽,勤换鞋袜,避免潮湿。
在睡觉之前用热水泡脚,既可以释放一天的生活压力,又可以促进身体血液的循环,既有利于睡眠,又能预防冻疮的出现,“一举四得”何乐而不为呢?不过,如果已经有冻疮的人建议就不要用热水泡脚了,因为用热水泡脚可能会加速患处的溃烂。
平时坚持用冷水洗手、洗脸、定期进行冷水浴或冬泳等,可有效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和抗寒能力,减少冻疮的发生。
对反复发作冻疮者,可在入冬前用亚红斑量的紫外线或红外线照射局部皮肤,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寒冷的工作环境中注意防寒保暖。
进食牛肉、羊肉等温性食物增加身体耐寒能力。
受冻后,不要立即烤火或者热水洗手,以防溃烂成疮。
除了以上日常护理外,冻疮的发生归根结底还是因为人体局部血液运行不畅引发的,而经络是连接着我们身体上所有的穴位,一旦经络不通时,那么就会导致气血流通不畅。因此经络疏通也是非常重要的事。
圣爱十四经络疏通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了解更多项目详情)
通过刺激人体的经络穴位、肌肉组织等,可以调动经气、舒经活络、疏通气血、祛邪排毒、增强体质,促进代谢,提高免疫力,调理亚健康状态。
适应人群:适用于需要调理,改善体质的人群及养生保健,防衰老的老年群体。
文案:孙婕
新媒体编辑:师莹
审阅校对:孙婕、何颖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