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发表于年10月15日《中国人口报》
□宋恺邢以群张大亮
大力发展健康产业,是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维护和保障人民群众健康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改善民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需要,具有重大意义。健康产业是以不断提升人类健康水平为使命,以满足社会不同层次的健康生活需求为目标,通过与健康直接相关的多个行业或企业的紧密协作,为机构或个人提供健康产品或健康服务的经济活动集合。医疗服务、医药和医疗仪器设备等医疗行业,以及商业配送等相关支撑行业是健康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健康产业成为社会 不同健康行业所处的发展阶段不同,造成经营成效迥异。医院、第三方检验和体检等医疗相关领域经历了医疗体制的改革发展,市场相对比较成熟;而健康养老、健康管理等行业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受消费者健康观念落后、支付能力不足、高素质专业人员缺乏、商业发展模式不清晰等因素影响,这些行业短期内较难盈利。
依据社会需求和市场成熟度的关系,可以把健康产业大体分为以下4类:一是刚性需求的成熟行业,特点是需求稳定、明确,市场成熟,各种体系和机制相对较为完善,如专科医疗服务。二是刚性需求的新兴行业,特点是需求稳定、明确,市场成熟,但产品和服务还不完善,存在一些需求痛点,如新药研发和生产。三是弹性需求的成熟行业,特点是需求明确但不稳定,市场不够成熟,已经有成熟的产品和服务体系,如第三方检验和体检。四是弹性需求的新兴行业,特点是需求不明确、不稳定,市场不够成熟,商业模式、产品和服务也在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中,政策法规、环境配套不够完善,如健康管理。此外,还有一些行业处于交叉地带,如健康养老。对于现有的养老服务对象而言,大多认同的是依靠子女养老,属于非市场化服务领域;很多情况下,只有受一些因素影响,一些家庭无法依靠子女实现健康养老时,老年人才会被动地接受市场化健康养老服务,因而这类需求需要进一步挖掘和培养。
从我国健康产业各领域的发展现状看,现阶段我国健康产业的发展,表现出了以下几个特点。(1)涉及面广、需求程度不一。一方面,我国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患者均超过1亿人,亚健康人口大量存在;另一方面,年我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19.17%,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近年来,人们的健康意识逐步提升,出现了大量不同层次的健康需求,但健康素养水平和支付能力仍是制约健康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2)信息不对称,注重品牌和口碑。健康产业存在信息壁垒,而普通人并不具备辨别深奥而复杂的健康信息的能力,需要值得信赖的专业权威的意见。品牌和口碑是产生信任的关键要素,医院都是通过长期专业的健康服务建立起了品牌和口碑。(3)资源分布不均,产学研联系不紧密。在健康产业体系中,医药行业的份额占比较高,健康服务领域占比较低;健康产业存在科技壁垒,产品研发周期长。此外,产学研联系并不紧密,一方面科研院所缺少研发成果推广能力,另一方面企业缺少有竞争力的产品;专业院校培养的健康相关人才和市场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脱节,出现毕业即待业、毕业即转行的现象。
促进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不仅需要遵循产业发展的客观规律,还需要包括政府、企业在内的全社会共同参与、协同发展。
作为政府,应 作为企业,以下4个方面值得 健康产业是知识、资本、人力、资源密集型产业,具有重体验、长周期、慢产出等特征,这就要求健康产业的所有参与者有充分的市场认知、充足的资金储备、完善的人力资源培养计划、全面综合的经营管理能力,以及长期坚守的决心和耐心。如此,健康产业才能够更加健康地发展。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健康产业创新研究中心
《中国人口报》由国家卫生健康委主管、中国人口报社主办,理论/交流版每周一、三、四、五刊出,欢迎广大专家学者和实际工作者赐稿,分享研究成果。请您 中国人口报社理论部 -;邮箱: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