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养生
重在3清,培补阳气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这句流传千古的诗句,一语道出了清明时节养生应该注意的事项。首先是春雨多发时节,湿气较重,要注意艾灸调理身体;其次是,因为要扫墓慎终追远,寄托哀思,伤心痛苦之时,难免会伤及人体,耗损阳气和气血;所以清明时节前后,艾灸培补阳气,是我们养生中的重要功课!另外清明养生,还重在一个“清”字。清明养生如何“清”?1、清肝气
四月还是春天,中医一直强调“春季养肝”。但清明时节养肝切不可对肝脏进补,反而要清肝气。因为,清明是人之阳气生发的时段,中医认为,体内肝气在清明之际达到最旺。如果肝气过旺,影响脾胃,还可造成情绪失调、气血运行不畅,从而引发各种疾病。此时,可选择具有疏散风热、清肝明目功效的菊花茶饮用,不但可以养肝利胆、疏通经脉,还可借此将一个冬季积存在体内的寒邪散发。2、清肺气
清明节气是流感等传染性疾病高发时期,要注意养肺,清肺气。不妨多到室外、到公园、到河边走走,呼吸呼吸新鲜空气,并适当运动,面对松树柏树做深呼吸,给自己的肺脏换换气,有益身体健康。3、清心气
清明前后,天气忽冷忽热、阴晴不定,再加上清明扫墓容易使人悲伤、心情不好、情绪低落,最终造成心气不顺。容易引发心脑血管、抑郁、焦虑等精神疾患。所以清明时期要注重清心气。在清明节祭拜祖先结束后,要注意稳定情绪。清明是万物生长的季节,心境要畅达,要通过户外散步、踏青等活动,来清净心气,达到愉悦身心的目的。清明灸:温煦气血,生发阳气
清明灸,适合所有女性朋友、男性、老年、儿童等人群,可以用于各种疾病的预防和调理,尤其是调理慢性病,还是一种自然而高效的保健方法。清明前后的春天,肝阳上亢的人,特别容易出现头痛、昏眩,慢性气管炎也易在春季发作,这就是中医学所说的“春气者诸病在头”。此图片来源网络,如有异议请联系我方删除
艾叶是温性的,属于纯阳之物,能够温通经络,祛除寒湿,补益人体阳气。春季又正好是自然界阳气逐渐升起的时候,两者的阳热合在一起,温补的作用更强。所以在雨水还未汹涌而来的当下做好艾灸,等于为身体筑好坚固的防御工事,补足阳气,遮风挡雨,抵御风、寒、湿等春季常见病邪的侵扰!“清明灸”取穴:1、百会穴
百会穴归属督脉,艾灸此穴有缓解头痛、头重脚轻、痔疮、高血压、目眩失眠、焦躁等作用;2、神阙穴
即肚脐。神阙穴是人体生命最隐秘最关键的要害穴窍,是人体的长寿大穴。
人体科学研究表明,神阙穴是先天真息元气的唯一潜藏部位,人们通过锻炼可启动人体胎息,恢复天真息能。
3、命门穴
命门是人体督脉上的要穴及人体长寿穴位之一。命门穴的功能有平衡肾阳和肾阴两方的作用,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命门之火就是人体阳气。4、气海穴
主治虚脱,具有强壮作用。常灸此穴有培补元气、益肾固精的作用。常用温和灸、隔姜灸和附子灸。孕妇禁用。5、关元穴
关元具有温肾固经、补气回阳、通纳沖任之功效。常用温和灸、隔姜灸和附子灸。孕妇禁用。
6、足三里穴
重点灸此穴位,可健脾壮肾、扩张血管、降低血液凝聚、促进饮食的尽快消化吸收、扶正祛邪、提高人体的免疫力、消除疲劳、恢复体力。7、三阴交穴
可以帮助我们维持年轻,延缓衰老。三阴交穴还能调治脾胃虚弱,消化不良,腹胀腹泻,全身水肿,眼袋浮肿,小便不利,脚气,失眠等症。8、涌泉穴
正气灸时重点灸此穴,则肾精充足、耳聪目明、发育正常、精力充沛、性功能强盛、行走有力。清明食艾,无灾无难“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清明前后气温起伏多变,适当固护正气有助于驱邪防病。
而艾草,就是此时最佳的选择。
此图片来源网络,如有异议请联系我方删除清明时节,人们就把艾草加到食物中,成了青团、艾糍、艾饺等,以达到保健防病的目的。而此时,也是艾草一年中长得最好的季节,除了口感香嫩,药效也最足。艾草可食可戴亦可入药,不同的搭配,疗效也大有不同:1、青团
清明时节做青团是我国多地传统美食,除了艾草,很多地方还用一种开黄色花的“田艾”来替代,食用田艾能调中益气、去水肿、止白带、解毒。1、煮田艾时不要盖锅盖,否则会发黄,颜色不鲜亮。2、糯米食物不好消化,吃多了胃不舒服,但田艾有调理胃痛的作用,与糯米是很好的搭配。3、田艾既是野菜,也是药。它的主要作用是化痰止咳、祛风除湿、抗菌解毒,特别是对于呼吸道和皮肤表面的问题效果很好。比如痰多咳喘、荨麻疹、青春痘、皮肤感染等,对于高血压也有调理的作用,还能调治蚕豆病。2、艾姜煮蛋
用艾叶煮鸡蛋叫做艾龙抗癌蛋,这样煮出来的鸡蛋不仅味道好,更能抗癌,驱寒除湿,别只知道吃茶叶蛋啦。
材料:艾叶10克、干姜15克、鸡蛋2个、红糖适量。
做法:将干姜切片,和洗净的艾叶、鸡蛋一同放进锅里,加适量清水,先用文火把鸡蛋煮熟。然后,把煮熟的鸡蛋剥壳,再放进锅里药汁中煮10分钟,加进红糖,吃蛋喝汁,美味可口。
功效:艾叶能暖气血而温经脉,治女性气血寒滞;干姜能去脏腑之沉寒、胃部冷痛。
“艾姜煮蛋”不仅能治常见的寒性痛经,更能扫净女性体内的诸多恶寒症状,比如经常怕冷、手脚冰凉、唇舌青紫、小便清长、大便稀而不成形、肚子冷痛、月经紫暗夹血块等。
3、艾叶饺子
做法:将适量的新鲜艾叶、猪肉、生姜洗净,混匀剁碎,加入适量食盐、调料拌匀,做成馅料。以白面皮包成饺子,水煮或蒸熟食用。功效:具有散寒止痛、健脾益气的功效。适用于虚寒体质,也适用于脾胃虚寒、慢性腹泻、慢性咳喘等人群食用。4、艾草泡脚
肝郁化火多泡脚:清明之时,体内肝气随着春日逐渐加深,而在清明之际达到最旺。再加上现代人工作都很紧张,经常熬夜,导致肝火旺的人很多。此图片来源网络,如有异议请联系我方删除
工作特别累的人容易形成肝郁化火的体质,很多人单纯靠饮食来调节力量不够,这时可以采用艾草煮水泡脚,然后按揉或者艾灸:太冲穴、行间穴、涌泉穴来缓解。清明养好生,一年不生病!这份清明时节养生指南一定要收藏好,照着做防病助长寿!记得发给自己的亲人朋友们,送去独特的健康和问候!最后,由艾疗名媛课堂创始人黄老师为大家视频讲解养生知识:“按摩肩部北斗星,肩部不适快减轻”热文推荐?初春甲状腺高发,女性更易中招?病,多是堵出来的!灸通5穴百病消!?春季长高黄金期!灸透两个增高穴,帮孩子蹿个儿?女性必灸这条沟,清宫血排宫毒,远离妇科病!?春天乳腺增生高发!艾灸可调理,但讲究方式方法觉得本文有用请点“在看”点分享↓↓↓
点分享点点赞点在看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