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燥上火的秋天,有什么比一锅清热滋润的汤水,更让人感到治愈的呢?
所以你发现,不少滋养汤谱的C位都少不了海底椰的身影!
海底椰煲冬瓜、海底椰煲胡萝卜、海底椰煲水鸭,海底椰煲番茄、海底椰煲猪肉、海底椰煲鸡脚、海底椰煲甲鱼、海底椰煲鱼头、海底椰煲莲藕……
简直是万物皆可“海底椰”!
那海底椰究竟是何方神圣?究竟为何成为润燥佳品?
01
真正海底椰不长海底,且价格不菲真正意义的海底椰,全称为塞舌尔海椰子。
在非洲东部印度洋中的塞舌尔群岛和居里耶子斯岛上,有一种椰子树,名叫海椰子,也叫双椰子、臀形椰子,是世界著名的稀有植物,目前全世界每年只收获种子粒左右。
传闻海椰子最早是在马尔代夫被发现的,当时它从海面漂浮而来,人们没有见过此物,也不知它叫什么,以为它是海里生长的一种植物,成熟后漂浮在海面上,而其形状又类似椰子,所以叫它“海椰子”。
这种海椰子(Lodoiceamaldivica)是一种特有棕榈,种子外皮内为肉质多纤维,在胶质状时可食用,成熟的海椰子果肉洁白而坚硬,据说这种海椰子有清补润肺的功效,对干咳气喘、久咳不愈有明显疗效。
于是有人将这种海椰子晒干切片出售,不少识货的人以前可能也曾买过来煲汤。完整的海椰子切片叫“齐片”不太完整的叫“散片”。不过这种海椰子的种子7年才成熟,产量少,是塞舌尔的国宝,严控出口,流通少,所以价格不菲,据说现在海椰子的齐片约元/斤,散片约元/斤,
02
“海底椰”=糖棕果?我们现在市面上流通的“海底椰”,话说只是外型象“椰子”,实质上是一种棕榈树“糖棕”种子里的胚乳,在东南亚及我国云南深山里有生长,都不长在海底。
糖棕树在东南亚地区特别多见,外形高大粗壮,叶片稠密如天然的华盖,糖棕的花序汁液可以制糖。
糖棕的种子(糖棕果)很像椰子,外形也是圆圆的,成熟后外果皮深褐色,成串长在树上的,一株糖棕树上有数十颗果实围聚于树颈,大小就如同皮球那么大。切开种子,里面分成三瓣,每一瓣就是一瓤果肉,果肉也是白色的,不过糖棕的果肉有点半透明状,吃起来是甜甜的,很爽口,可以当清甜的水果吃,可以煮糖水,干的时候可以煲汤。当地人均说能清热滋润,但是否能止咳平喘,就暂时没有相关文献记载了。这种胚乳呈扁球形,取出后带有内果皮,鲜嫩时内部果皮为乳白色,老化后果皮成黑色或褐色,直径约6cm,厚2cm。市场出售的“海底椰”鲜品为整颗胚乳去除了外果皮后的状态,干品为切片后的干燥品。糖棕种子的肉和切片后烘干
03
还有一种椰子叫“印度椰皇“印度椰子,据说是印度人为方便椰子的储存和运输,直接把一整个椰子去皮之后,放到太阳底下晒干,椰子里的水分自然也被蒸发了。
可连皮直接食用或烹饪,并广泛用于加工椰蓉、椰丝、椰奶、椰油,因其里面没有水,有浓郁的椰子香味,不少人拿来煲汤或作火锅汤底。
但有没有觉得,以上这些“海底椰”或椰皇:都不及有水分又清甜的海南椰子好吃呢?
04
最常见的“椰子”椰子生于长热带地区海岸。原产于亚洲东南部、印度尼西亚至太平洋群岛。主要分布于亚洲、非洲、拉丁美洲23°S-23°N之间,赤道滨海地区最多。
主要产区为菲律宾、印度、马来西亚、斯里兰卡等国。中国广东南部诸岛及雷州半岛、海南、台湾及云南南部热带地区均有栽培,
我们喝的椰汁,是椰子种子的液态胚乳,白色富含脂肪的椰肉,是椰子的固态胚乳——胚乳是种子储存养分的场所。
椰子的内部构造
内果皮上的三个小坑就是椰树的“萌发孔”,其中一个小孔里生长着将来长成椰子树的胚,椰子种子发芽时,就会钻破这脆弱的萌发孔,先长出叶子,再长出不定根,然后,长成一棵参天大椰树。
内果皮上的三个小坑就是椰树的“萌发孔”
刚从椰子里面长出来的椰子树
椰子的外果皮:松软轻巧,椰子的中果皮:木质化坚硬。两者使椰子在海上漂浮并能抵抗海水的高盐环境,使椰子漂到更远的地方萌发生长。
?椰子各部位功效
椰子浆(来源《中华本草》)
为棕榈科植物椰子胚乳中的浆液
含葡萄糖、蔗糖、果糖等。
味甘;性凉
生津;利尿;止血。主口干烦渴;水肿;吐血
内服:75-g。
《海药本草》:多食动气。
1.《海药本草》:主消渴,吐血,水肿,去风热。
2.《中国药植图鉴》:滋补,清暑,解渴。
椰子瓤(来源《中药大辞典》)
为棕榈科植物椰子的胚乳(椰肉)。
内胚乳有杀绦虫作用,饮其汁而食其肉可驱虫。
味甘;性平
肺;脾经
益气健脾;杀虫;消疳。主疳积;姜片虫病
内服:食肉或肘滤取汁,75-g。
椰子油(来源《中药大辞典》)
为棕榈种植物椰子的胚乳,经碾碎烘蒸后所榨取的油。
辛;微温
肺;脾经
杀虫止痒;敛疮。主疮癣;湿疹;冻疮
外用:适量,涂搽。
1.《华夷花木考》:祛暑气。
2.《粤志》:疗齿疾,冻疮。
3.《中国药植图鉴》:搽神经性皮炎。
椰子壳(来源《中华本草》)
为棕榈科植物椰子的内果壳。角质薄片状,褐棕色,质极坚硬。
苦;平
肺;肝;肾经
祛风;止痛;利湿;止痒。主杨梅疮筋骨痛;心胃疼痛;体癣;脚癣
内服:烧存性浸酒,6-10g;或研末,每次2-3g。外用:适量,熬膏或制油外涂。
1.《纲目》:杨梅疮筋骨痛,椰子壳烧存性,临时炒热,以滚酒泡服2-3钱,暖覆取汗。
2.《纲目拾遗》:椰子壳熬膏,涂癣良。
3.《本草求原》:治夹阴风寒寒热。
05
甘润清补椰子水炖鸡材料:一整个椰子水,鸡半只斩件去皮,生姜30克
步骤:以上材料放进炖盅,炖煮1小时,加小许调味后可饮汤食肉。
功效:椰子水含葡萄糖、蔗糖、果糖,甘甜清润,性凉,可以生津止渴去火降秋燥。鸡肉甘温,入脾胃经,可以温中益气,补精添髓。治虚劳羸弱,工作繁忙的现代人清补滋养,因鸡肉油份相对丰富,本炖汤不建议加入椰子肉,可喝到带有清新椰子及鸡子肉香气的椰香鸡汁。
素材来源楚惠文字编辑
晓璇图片来源
部分来源网络,侵删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