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平时穿的鞋不合适,对脚的伤害其实是非常大的。甚至出现上图所示的脚步问题,尤其是很多中老年朋友,出现一些脚部问题,也没当回事,甚至走路痛也没当回事,时间一长,危害就不言而喻了,那么今天我们《大医本草堂》有幸请到:
中国中医科学院,医院骨科(骨关节二科)主任温建民为我们讲讲“如何走好脚下路”。
拇外翻
顶部图片其实是拇外翻从轻到重的一个发展过程,也是常见的一种脚部疾病,很多人都没重视。
今天有幸邀请到了中国中医科学院医院骨关节二科温建民主任为大家讲解关于脚部的一些相关知识!
简介
中国中医科学院医院骨关节二科主任,中西医结合治疗拇外翻发起者。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政协委员。不为良相,便为良医。
温主任善用中医中药方法,治疗颈、肩、腰、髋、膝、足等关节疾病,他讲中医的正骨、裹帘等方法,与西医相结合,填补了国内外在此领域的空白,并获得国家二等奖和国际金奖。
“身为医者,便尽我努力,解病痛者疾苦,做己所能,让更多人满意。”这边是温建民主任的从医之道。
拇外翻的可怕后果
拇外翻对人体危害是很大的,特别是对中老年人。中医有个治未病的理念,主要是讲疾病到了刚开始的时候,还要引起重视。拇外翻在刚开始时知识影响美观,不好看,但是如果不治疗的话,发展到一定程度感染休克甚至截肢的情况都有发生!
临床上常见到的集中拇外翻的影响
1、拇外翻合并拇囊炎
2、拇外干合并锤状指
3、拇外翻合并胼胝体
4、拇外翻合并溃疡
到了一定程度,拇外翻的患者甚至会无履可择,没有鞋可穿了。每走一步路是非常艰难的,只能宅在家里,出不了门。磨损溃疡后很容易进一步感染到骨头引起骨髓炎,引起败血症,严重的情况甚至会引起截肢。
因此,在这个疾病刚刚发生的时候,我们就应该治疗,阻止病情的发展。
病例一
外地患者进京求医,患者走路困难,基本走不了路,脚底板有胼胝体,二脚趾被挤上来。病人自述没有合适的鞋子,平时只能穿拖鞋。经过治疗后,脚部基本恢复正常。
治疗方法有哪些?
主要的治疗方法分为两大类,分别是保守治疗、手术治疗。
目前来讲,保守治疗无法治根,也无法解决问题。想要根治,还是需要手术治疗。但是传统的西医治疗方法,刀口过长,容易产生各种弊端,而且有很多并发症。
温主任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拇外翻,能很好的避免上述弊端。这一技术临床上使用二三十年,大概有六万例病人采用这种方法进行治疗。
中西医结合治疗脚病
1、手术伤口很小
常用的治疗方法,治疗部位往往是大切口、大开口,这种治疗手段必须麻醉,腰麻或者全麻,这对身体不好。而温主任的治疗方法,手术的开口很小,对患者的影响很小,只需局部麻醉即可,多数伤口无需缝合,也不需要加入内固定,不用在骨头里打钢钉、下钢板,无需二次手术。手术不用打石膏,手术后基本不会残留疤痕。
2、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
手术后患者的痛苦会减少,患者生活基本能自理,比如上厕所、吃饭都不受影响。
93年温主任就开始采取这种方法给患者治疗,经手了很多患者,一般来讲越年轻的病人恢复的越快。因为年轻,他们的血液循环效果更好,骨头长得也就更快,整个人的新陈代谢就更旺盛。
西医对拇外翻的理解是骨头在发育时期畸形,加上韧带不平衡。古代中医对拇外翻虽然没有一个归类,但是可以将其看作一种痹症。主要是外侧的阳经和内侧的阴经的平衡出现问题。
另外就是刚开始筋出槽,后来发展为骨错缝。而骨错缝的时间长了,就会引起脱位。拇外翻实际上就是拇指的趾关节脱位。
依据古代正骨裹帘理论
中医在治疗的时候,主要是调整足部的筋骨,而这又包括了几个内容。
第一,用手法来正骨
我国很早就有正骨的理论,元代甚至有正骨兼金镞科,专管跌打损伤、战争伤兵的治疗。近代,结合西医的现代医学理论来治疗。
第二,用裹帘法固定
然而西医是采用手术治疗,需要加钢板、钢钉固定,而中医治疗则不用,只需采用裹帘法即可固定,无需二次手术取钢板,裹帘法在清代就有记录。
裹帘法,在临床上是用纱布来进行包扎的手法,这个地方不用夹板,也不用其它的器械固定,只需用布固定即可。
我们现在用绷带,在第一二跖骨之间放个夹垫,通过裹帘法将其包扎起来,如此就能代替石膏、钢板的内固定,免除患者二次手术的痛苦。
病例二
张女士,患拇外翻多年,已经发展为拇囊炎。在年,便接受了温主任中西医结合治疗拇外翻的治疗,在治疗时,张女士的病情已经发展为中度拇外翻了。而张女士的病情,在13岁左右就已经出现,来找温主任时,已经疼痛难忍,影响到了正常的走路状态。如今20年过去了,脚步早在治疗结束时就已恢复正常,从未再犯。
拇外翻的患病原因
拇外翻的患病原因要分为两种,一种为先天原因,也就是遗传原因,另一种为后天原因。
1、先天因素
先天因素一般来讲,母系遗传因素较多,父系遗传较少。临床上遇到这样的情况,往往一个人过来看病,后来就会有一帮家人看病。
比如姐妹、母女等,都是相互介绍来的。
就比如这两个病例,就是一串的病例。左面的是姐姐的脚,右脚已经是中度的情况了,出现拇囊炎,而且还出现了疼痛的情况。右面的是妹妹的脚,两只脚都属于中度拇外翻的情况。在治疗一个礼拜后,虽然还有一些水肿,但是拇外翻的情况有明显的改善。而且刀口很小,基本不影响外形。
2、后天因素
后天因素往往与鞋的选择有关,比如常穿高跟鞋、尖头鞋。鞋太窄,五个脚趾头被禁锢在一个很狭窄的地方,慢慢的拇指就会向外撇,引起拇指的关节脱位,久而久之就会引起拇外翻。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风湿病,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结缔组织疾病(红斑狼疮、硬皮病、)往往会引起关节变形,也会引起拇外翻。
还有就是痛风,痛风在关节处积聚,让关节变形,最后引起拇外翻。在治疗时一定要将痛风石清除掉,用微创的器械做脚部头颈截骨,用手法将其掰过来以后,用裹帘法做固定即可。
还有外伤、骨骼受损、骨折治疗不当,都会引起拇外翻。长期站立的工作,引起足肌减弱以后造成筋骨失衡,从而引起拇外翻的情况,这种情况多数为老年人出现。而造成拇外翻的情况基本就这几种。
受到国家认可
拇外翻在西医的治疗方法就有多种,非常复杂,中医的治疗方法,温主任的治疗方法非常有效。
中西医结合治疗拇外翻,在1年就获得了北京市科学进步二等奖,2年获得了国家科学进步二等奖。而国家可奖项,对于我们科研人员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奖项。3年该技术被中国中医药管理局列为十大推广项目之一。03年开始到现在,温主任一直致力于该项技术的传播与推广,到现在已经办了18期学习班,培养了超过多名学员。
儿童拇外翻怎么办?
儿童在骨骺没闭合之前,是不建议做手术治疗。这样手术复发率很高,还会令患者骨骺出现损伤,影响小儿脚部发育。等到15岁以后,即可做手术。
拇外翻的发病不受年龄影响,一般在孩子3~5岁会走路,即可看出是否有拇外翻的情况。
病例三
刘女士,年轻时爱穿高跟鞋,长时间穿着高跟鞋,令她患上了拇外翻。稍稍多走点路,拇外翻突出的部位就被磨的发红、发疼、发肿,找到温主任后,温主任根据她的病情,开出对应的方药,采用中药泡脚,手法按摩等方法,成功治好了刘女士的拇外翻。
这个病人是中度的拇外翻,再发展,重度的合并症状就会出现了。刘女士的第二支开始爬上来。每次走几百米,就会受不了,需要休息调整。找到温主任,手术只需十几分钟就完成,正常穿鞋走路都没问题。
推动中医发展
年,温主任胆管世界中联骨关节疾病专业委员会首任会长,如今成立三年多,已经在香港、深圳、北京分别开了几次学术会议,目前会员已经有一千多名,是宣传中西医结合治疗骨科疾病的的非常好的平台。
就在今年,温主任有幸参加了美国中医界国医节活动,这次赴美考察,温主任深度考察和交流,对美国骨科的发展情况,有了更深刻认知。加强了中美中医药骨科之间的联系。
温主任从医四十多年,经他手术治疗的脚就有一万多双。为过万的患者带去了健康。
颈肩腰腿痛如何应对
人的骨骼是一个整体,如果你的脚不正常,会影响到你的踝关节、膝关节,甚至会影响到腰椎,引起椎管狭窄、腰椎间盘突出等症状。
可以用中医的按摩、理疗,中药治疗的方法来调理。既可以治疗拇外翻,还可以治疗其他骨科疾病。
专家教你选鞋秘诀
穿鞋很重要,挑鞋更重要!尤其拇外翻的患者,不太好挑鞋。穿高跟鞋,本身就对脚部不利,很容易影响脚部健康,只能两害相加取其轻。高跟鞋的鞋跟,最好不要搞过3公分,如果可以,最好不穿。
温主任提醒大家:买鞋的时候一定要看鞋底前足部位,如果前足部位太软,这种鞋反而不好。因为人在走路的时候,是前足发力,鞋的前足太软,会伤害你前足的指甲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