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新鞋磨脚
脚上长了一个水泡
用缝衣针将水泡挑破后
竟让他被迫截掉一个脚趾头
糖尿病患者李大爷说
“我就是疏忽大意了”
类似于李大爷这样的患者,医院接诊了多例,糖尿病患者因为泡脚、外伤、剪脚趾甲等轻微破损后处理不当而被迫截肢的状况时有发生。
用针挑破水泡,导致截肢
68岁的李大爷家住大围山镇,他是个“老糖尿病”患者了。
有天,他买了一双新鞋,刚穿新鞋有点磨脚,到了晚上,发现右脚的第五个脚趾上磨出了一个水泡,李大爷找来家中的缝衣针将水泡挑破了。没想到这一挑,挑出了大问题。
第二天,李大爷发现水泡周围的皮肤开始发红,然后整个脚趾都红了,破口处一直流出分泌物,接着皮肤开始发黑,很快又影响到了周围的脚趾,伤口散发出恶臭。忍受了10天脚趾的疼痛,使本来就瘦的李大爷更显憔悴,医院。
医院内分泌科检查后,李大爷是“糖尿病足”,右足小脚趾溃烂,但由于时间过久,骨质破坏,只能将李大爷的右脚小趾进行截肢。
什么是“糖尿病足”
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廖尚上告诉记者,医学上把发生于糖尿病患者的与局部神经异常和(或)下肢远端周围血管病变相关的足部感染、溃疡和(或)深层组织破坏叫做“糖尿病足”。
这在临床上并不少见,据网上数据显示,糖尿病患者中约有15%会发生足病变,平均每6名糖尿病患者中就有1名会发生足部溃疡。而另一个数据显示,在被截肢的病人中有70%是糖尿病人,糖尿病截肢的危险率是普通人的25倍。
廖尚上告诉记者,医院,糖尿病患者因小伤口前期处理不当导致截肢的占80%-90%。
防止糖尿病足的发生?
1.做好足部的自我护理及检查:糖尿病患者要穿舒适的鞋,防止脚被磨伤;不宜穿尖头鞋、高跟鞋、暴露足趾露足跟的凉鞋,切忌赤足走路或穿拖鞋外出。养成良好的足部卫生习惯,每日用温水或柔和的香皂洗足,保持足的清洁;洗脚前用手试测水温,防止烫伤;足洗净后,应用干毛巾轻轻擦干,防止趾间的皮肤破溃或感染。
为防止足部发生皲裂,可涂抹护肤油、膏、霜,但不要涂抹于趾缝间;不宜穿着不透风的尼龙涤纶袜,宜穿棉纱袜或羊毛袜。每天要检查足跟、足底、趾缝,有无溃破、裂口、擦伤和水疱等,如果发现足部病变应及时求医,妥善处理。穿鞋前应检查鞋内有无砂石粒、钉子等杂物,以免脚底出现破溃。
2.防止皮肤干燥:对足部的皲裂,尤其是足跟部,可以进行湿敷;在清洗后涂糊膏或油膏预防皲裂的加重;足部皲裂不宜贴胶布。
3.合理修剪趾甲:在剪趾甲时要格外注意,不要把皮肤剪伤,趾甲应剪成弧形,与脚趾等缘,注意不要剪伤甲沟的皮肤,引起甲沟炎。
4.不要任意修剪足部:对足部的鸡眼、胼胝等增厚部位,不要随意修剪,防止修剪不当造成损伤和感染,应请专业人员处理。积极治疗脚癣等感染性疾病。
5.避免足部损伤:寒冬时切忌用热水袋,暖水壶或电热毯保温,以免足部烫伤;注意足部保暖,防止足部冻伤、挤伤。选择适当的体育锻炼项目,将损伤的危险因素降到最小限度。
来源:浏阳日报(记者潘思荣)
责编:陈乔安
审核:陈江高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