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冰花男孩的一封信冰花可以盖住我

写给“冰花男孩”的一封信:冰花可以盖住头发,但盖不住智慧的头脑

“冰花男孩”王福满

“冰花男孩”王福满小朋友:

  你好!

  不是缘于你一头冰花的照片热传,或许我跟很多人一样,这辈子都不会知道你是谁,家是哪里,在一个怎样的环境里生存着,生活着,成长着。当看到你满头冰花的照片的时候,我跟很多人一样——感觉心疼。

  我说心疼,是因我能感觉到你冷,寒冷的天气里顶着风霜近1个小时走在通往学校的山路上,肯定很冷;

  但是,看到你的照片,我还感到一丝温暖。拍照片之前你走了那么远的山路,我知道走了这么长时间的路之后,你的身上很有可能热乎乎的——那是生命的运动而生发的热量——温暖了你看似弱小的身子!而且,对你来说这样的经历肯定不止这一次,或者说,这样的日子对你来说已是生活的常态——你是忍受着在很多人看来或许不太能忍受的艰难走过来的,这让我感觉到了你生命里的一股热乎乎的能量。

  我感到你的温暖的另外一个原因,是你让我想起了自己与你相似的经历——我也曾有过冰花满头的童年——叫感同身受吧。

  那是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家在农村出生在一个贫寒家庭的我上小学三、四年级,比你现在的年龄大几岁,那也正是我的童年时代。

  我们的学校位于村南的一片沙岗上,离村子有1里多路。土坯墙教室里没有木课桌,都是砖头石头砌成的台子,有的面上刷一层水泥浆,有的则没有,只是用沙土和成泥巴抹成的一个平台。冬天的时候,本来就不大结实且又打了许多补丁的棉袄,还不到三九寒天,胳膊肘地方就已磨得“开膛破肚”,一团团旧棉絮直往外露,今天掉一点,明天掉一点,不长时间,胳膊肘处的棉絮就所剩无几了。教室里没有凳子,都是学生自己从家里带个小板凳上学。到了上世纪70年代末,四年级以上的教室里才有了木桌凳,也都是七拼八凑来的旧桌凳,有的腿儿还不全,只好用砖头、石头垫起来。

(本图片来源网络)

  冬天,我们的教室里没有炭炉子,三年级以上,都是各班学生自己找来砖头,和了泥巴,将教室后墙上的窗户封上,然后在教室内中间砌一个火池子,周末到野外刨来树墩子,弄来树枝子,堆在教室内的后边,每天早晨值日生提前半个多小时到校,在火池里生满火,等大家来上晨读。

  那个时候的冬天好像比现在冷得多,孩子几乎没有不冻手的,手面子上长冻疮,有的肿得跟小馒头一样,鼓鼓的发亮,还有很多裂口,不停地往外出血水,稍一暖和就奇痒难忍,不抓手痒痒,但是抓了更痒痒。就是下面这个图的样子。

  脸跟你的差不多,腮帮上冻得紫红,有时候也皲裂淌血水。除了冻手,很多孩子还都冻脚。我的脚每年冬天都冻,没有棉鞋穿,整个冬天就是一双浅口胶鞋或布鞋,鞋壳里塞上点旧棉花、旧布,没有袜子穿,就找块旧布缝两只长筒子套在脚上,脚趾头冻得生疼,也肿。两个脚后跟上都有一道三、四毫米宽的血口子,一冬天都难愈合。活动了一天,晚上睡觉前因血水粘住脚上的旧布筒子脱都脱不下来。夜里被窝里暖和了,脚就开始痒痒,只好把脚伸出来冻一冻止痒。我的手上和脚后跟上至今还有那时候留下的冻伤疤哩。在那样的冬天里,我们也赶上过雨雪天气,也顶着风霜去上学。屋檐上挂满尺把长的冰溜子,树上常能见到雾凇。很多学生头上结了冰花,也跟你头上的冰花差不多,便都成了一个个的“冰花男孩”“冰花女孩”,跟你顶着满头冰花进了教室的情形一样,自己用手抖落掉冰花,然后上课,读书,学习……

  你现在每天放学回到家里完成家庭作业后,还要和姐姐一起去打猪草,煮猪食、喂猪。我们小时候也这样,放学回家后出去拾柴火、拾粪、割草喂猪……这些我和你肯定有共同体会,这是农家孩子的基本功,也是生活的必修课,我就不多说了。

  今年1月9日,你的一张“冰花男孩”照片让你一夜之间成为了“名人”,成为了年的开年“网红”,引起了公众和媒体的广泛   特别是对于你,“冰花男孩”的形象已深入人心。你的生活从此可能发生很大的变化,因此你可能获得以前没有也不敢想的待遇。假如你向社会提出诸如去天安门广场看一次升国旗仪式、登上一次天安门、游览一次八达岭长城、参观一次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校园、参观一次故宫,等等,所有你能提出的且在成人社会看来根本不成问题的要求,几乎百分之百的都能得到满足,因为你太令人“心疼”了!你的一头冰花、一身单薄的衣服以及冻得近乎紫红的脸庞已经戳中很多善良人内心最柔软、最温情的部分。咱这个国家不缺有爱心的人士,而且所有想满足、能满足你愿望的单位、组织团体或个人,也必将都会设法让你的愿望变成现实。因此可以说,一头冰花让你成为了今年初的“网红”,成了“名人”,成了大家   随之而来的,就是你的处境可能因此在很多方面都发生改变。从某种意义上说,处境的改变,意味着新的机会。但是,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正所谓“福之所倚,祸之所伏”。有时候有的改变也未必都是好事,至少不是一切都好。如果说因一次偶然的改变,完全改变你的一切,而且都能变得十分美好,也是不现实的,也未必是好事。植物对环境有一定的适应性,有的植物,环境一变打破原有的生长秩序,很有可能水土不服。人也一样。成了“名人”之后,跟你的以前相比,可能会有很大的不同,会有很多人和事可能要将你带入你以前并不会去想也想不到的环境中去。比如各地爱心人士的心疼、帮助,还有因你而出现的丰富的活动,因为这些,可能很容易地满足你的不少愿望,包括让你去首都北京!——这幸福来得是不是有点突然?你可能觉得做梦都还没有想到呢!

  当一个人原有的生活状态没有改变的时候,人的思想也不会发生多大的改变,但环境一变,人的思想也会跟着转变,这是一般的规律,也是事实。

  有些话对你来说或许早了些,因为你才是个仅仅8岁的小朋友,以后的路还长着呢,但我还是想说上几句,留给你在今后的生活中慢慢去领悟。

  中国有句古语“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还有句俗语“人没有受不了的罪,只有享不了的福”。人,不怕生活太艰难,怕的是幸福来得太突然。因为有些东西突如其来,往往会打破原来的生活秩序,以致改变一个人正常的认知和判断。

  我想对你及与你有类似境况的小朋友说的是,因有社会的   一头冰花让你一时成为了“网红”,“红”过之后,作为一个曾经的“冰花男孩”,你成为了留在人们印象中的一道风景,这风景不能用美丽不美丽来说,什么都用不上,你的照片只是向人们展示了一个事实——有一个冬天里顶着风霜去上学的男孩结了一头的冰花。

  生活仍将继续,每个人的生活都要继续,你的生活也要继续。

  因此,有个问题摆在面前需要思考一番(当然也可以不用思考,照着生活本来的样子,继续走路)。这个问题就是:如何看待自己的“成名”及成名之后怎样?

  当然因年龄尚小,你一时还可能想不到太多,但通过记者对你和你的爸爸的采访,也能大致知道你对于这个问题的意思。

  记者问你“知不知道自己成了名人”,你说“不知道,没有觉得自己红了”,记者问你“想过   如果你真能这样看待自己这位“网红”“名人”,倒是十分的难能可贵,因为一个人最难的,就是认识自己。“网红”也罢,“名人”也罢,毫无疑问,都只是暂时的,“冰花男孩”的形象,也仅仅作为过去的一张照片定格在过去的那个瞬间。过去不等于未来,随着岁月的延长你必将渐渐长大,你的一切,都将随着你的长大而发生变化。

  无论现在你的处境和地位怎样,无论将来发生怎样的改变,“一个人要能够在自己的地位发生变化的时候毅然抛弃那种地位,不顾命运的摆布而立身做人,才说得上是幸福的”!(卢梭语)

你的爸爸很普通但很令我敬佩,他说了句很普通但也很伟大的话:“不希望孩子学会不劳而获!”你可能不知道自古以来这个世界上不知得有多少人梦想着“不劳而获”啊!但你的爸爸没有那样想,他希望你也不要去那样想!所以,“不要学会不劳而获”,这也是你应当谨记的话,并作为你的人生信条。在你今后漫长的人生路上你会越来越懂得,无论多少人追逐“不劳而获”的生活,无数事实已经证明且将继续证明,不劳而获的思想就是一颗植于一个人灵魂深处的毒瘤,最终都难活得好!——这几句话可能有点深,不适合对你说,没关系,留给你慢慢去体会,我相信你会慢慢理解的。

作为一个可爱的“冰花男孩”,一个颇让人心疼的“名人”,不知多少人想向你伸出援助之手,你和你的家人可以选择接受,也可以选择不接受,都是你和你的家人的自由和权利。援助你,这是社会和别人的爱心,接受援助,这是接受人间的大爱,因为你和你的家人都是社会大家庭中的一员,有权利得到人间的温暖,换了别人也是一样的。在这个社会上,因为有了大爱,人和人之间才有了足够的弹性和温暖而非坚硬的驱壳和冷漠。

  需要懂得的是,一个人要依赖社会之力生存和生活,但也需要自己对社会对他人有所贡献。这是社会法则,没人能例外。法国哲学家卢梭在两百多年前曾经说过,在社会之中,一个人“必然要依赖他人之力生活,他应该用劳动来向他人偿付他生活的费用;这是任何人都不能例外的”。用自己的劳动服务于社会,这是对社会的感恩,也是责任。卢梭先生说:“劳动是社会人不可或缺的责任”。

  我想说的另外一点就是:再长的冬天也会过去,再多的冰花也会融化。

  在很多人看来,你现在的生活无疑是艰难的,你是很令人心疼的,但请记住卢梭先生的这样几句话:能够抵抗你必然要遭受的痛苦,在将来才能够过得愉快。为了感受巨大的快乐,就需要体验一些微小的痛苦,这是人的天性。

  感谢曾经的那满头“冰花”,它会让我们从小就有吃苦耐劳的品质,知道珍惜来之不易的生活,并对越来越好的未来始终抱有积极乐观的心态,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能够不断地战胜各种艰难险阻,自强不息,在历经种种坎坷之后,实现生命的价值,体会人生的意义和美好。

  你知道我是多么的喜欢记者跟你对话的时候你说的话啊! 

  新京报:头上结满冰花,没有感觉吗?

  王福满:当时走在路上,专心走路,也没有摸过头,没有感觉,就是觉得冷。但是没想太多,就想快点到学校,因为要准备考试。

  新京报:老师同学看到你什么反应?

  王福满:他们都笑我,因为我头上都是白的,监考老师还拍了照片,但是我没有什么反应。后来我是自己用手抖掉的……

  走在路上,专心走路,没想太多,因为要准备考试,就想快点到学校;对满头的冰花却浑然不觉!别人看到后你都“没有什么反应”,轻轻地用手抖掉……

  人生的道路还很长,“冬天”还会有,“冰花”也还会有。但是,我希望,也相信:你能够做到“专心走路”,即便冰花满头,最后像抖落身上的尘土一样,用自己的手将冰花轻轻抖落!

  我还相信:冬天挡不住你前行的路;冰花可以盖住你的头发,但绝不会盖住你思想和智慧的头脑!

  生活还在路上,我们都需要专心走路!

  祝你健康快乐成长!

              一位与你有同样冰花童年记忆的大朋友

二〇一八年二月六日

                  

  王新国,山东省宁阳第二中学高级教师,心理咨询师。从教25年,担任18年班主任。教育理念:遵循教育规律,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修炼自己,服务学生,过一种求真、向善、唯美、有爱、积极阳光有意义的教育生活。

邮箱:wxgyx

.







































北京白癜风专科医
北京中科白癜风双节惠民



转载请注明:http://www.muyuyey.com/jxtp/20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