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罗田风物
倾听罗田心跳
传播山水文化
亲近美丽家园
北丰河
心中流淌一条河
文/童伟民
1北丰河是我老家的一条河,参加工作后,我一直住在河边的一个塆子里,那里有我人生的第一个家,也是祖父祖母一辈子也舍不得离开的“窝”。如今,祖屋还在,我却很少回去,但塆前的那条河却一直在心中静静地流淌。
小时候,这条河是我眼中的一幅画卷。北丰河全长只有20多公里,我所在的那个塆子恰好位居中游并处河东,塆子距河岸不足千米。放眼望去,对面的青山呈一字型排开,或高或低,春夏时节山上一片葱绿,转入秋冬,栗叶泛黄枫叶变红乌桕叶色彩斑斓,与一些四季常青的树木浑然一体,成为大别山农村特有的一种绚丽色彩。山脚下或半山腰,散落着一处处或大或小的塆子,无论大小,塆前必有几棵一眼就能望见的大树。黄色土砖垒起的墙壁,或保持原状或用石灰粉白,屋顶上盖着清一色的黑瓦。河边是一大片长满水稻、油菜的农田,田边的小山坵上,桐、木(梓)、栗、桑、茶等果木树一年四季不断地开花结果。城里的孩子如果偶尔见到这样的景色,也许会十分的好奇与兴奋,但我们这些见惯了的农村伢当时并无太多的在意与遐想,倒是那公路上很少过往的车辆对乡下孩子更有吸引力。
我清楚地记得,有一年暑假,我几乎每天早晨八点左右都要跑到屋旁的山岗上去望班车。车从县城方向开来,每天往返一班,停车点恰好就在我家河对面。停过几分钟后又会向河的上游方向行驶。有时遇到开快车的司机或是我的时间没把握好,就会错过,留下一天的遗憾。倘若偶尔见到一辆“包子车”(吉普)或是“乌龟车”“两头椭”(小轿车),更是要在小伙伴面前炫耀几天,直到他们听厌了才住口。现在想来,那时喜欢望车的原因,除了满足好奇心之外,还想坐上这趟班车,到县城去见见父亲,在外婆家住上几天,拉上舅舅去看场电影。
儿时的记忆总是那么清晰,老家的那条河犹如一幅美丽的画卷永远珍藏于我的脑海之中。清晨,初升的太阳喷薄而出,一个小男孩站在一条山岗上神情专注的张望,眼前是一片正在收割的农田,田边是一条笔直的河流,河水波光粼粼,泛着道道金光,对岸青山如黛,河边栽种着两行高大的梧桐树,一辆红白相间的大客车缓缓进入小男孩的视线。这幅望车的照片,当年如有人拍下来,现在拿到网上一晒,我想一定会大大的火上一把。几十年一晃而过,望车的那个小男孩早已长大成人,留下照片无数,唯有脑海中的这幅画卷经久难忘,总在回味。
上学时这条河是我脚下的一道障碍。11岁时,我读完小学上初中,开始是在北丰中学就读,学校离家有七八里路,中间还隔着一条北丰河。我每天六点不到就被祖母叫醒,匆匆吃过早饭赶往学校,行动稍有迟缓就会迟到。下午放学后又得步行一个多小时才能回家。
上学的这段路虽然难走,但并不十分的艰难,最难的是一年四季都要脱脚过河。夏天,打着一双赤脚在清澈见底的河水中行走,偶遇一群群的鱼儿上下游动,倒有一种惬意的感觉。一到冬天,双脚还没下河,浑身就会发抖。若是落雪下雨,连一个坐下穿鞋的地方都找不到,只能将伞放在地上,人蹲在伞下,双腿轮流在裤腿上擦干,有时鞋袜还没穿好,一阵风吹过来,伞就会被吹走,常常会弄得满脚是泥,一身透湿,坐在教室里,冷风一吹,鼻涕直流,不停打颤。这样的情况虽然不常发生,但印象十分深刻,许多同学一到冬天,脚趾间就会溃烂,脚后跟常有冻疮。老师都知道我们过河的难处,课堂上虽有一些同学常常低着头在脚上不停地抓痒,也很少批评。
2那时,北丰河沿岸居住着十几个大队的三四万居民,除了长塘坳有一座石拱桥,河面上却再无一座哪怕是只能供人行走的桥。不光是我们学生,连大人也总是望河兴叹。我几次亲眼见到县里派到我们村子里驻点的干部驮着自行车过河,我还遇见过抬猪过河的事。以至高考前夕,几位要好的同学相互打趣,今后谁考上大学,有能力为家乡办点事,第一件事就是在北丰河上建一座大桥。
成年后这条河是我心中的一份挂念。年,我高中毕业,高考落榜也没复读再考,务农半年后,到城里找了一份临时工。不久,因母亲落实政策回城,我的户口也随之“农转非”。5年后,我以城镇待业青年身份参加黄冈地区银行系统招干考试,成为一名正式国家干部。经历几十年的磨练,一步步走上县级领导岗位。无论是昔日的临时工,还是今天的“七品官”,家乡永远是我的一份眷恋,北丰河始终是我的一份挂念。
我挂念老人们的身体健不健。我从小在祖父祖母的身边长大,又是长孙,在兄妹几个人中同两老在一起的时间最多,自然得到了更多的疼爱,我对他俩也是敬爱无比。祖父的身体一直不大好,每至冬天咳嗽不停,大部分时间都会卧床不起。那时家里经济条件很差,没办医院就诊,只能在当地开点药打打针顺一顺。老家离县城不远,每隔一段时间,我都会骑车回去看看,哪怕是空手,老爹也特别高兴,好几次硬撑着下床,和我一起在屋后的院子里晒太阳。74岁生日的前几天,他在家中永远的闭上了双眼。值得庆幸的是,沾改革开放的光,祖母总算是过上了十几年好日子,无忧无虑地活到了九十高龄。祖父祖母共有兄弟姐妹近十人,90岁的舅爹(祖母之弟)一直活到最后于去年才走。如今,塆里父亲这一辈的老人们大多年近八旬,基本上都已超过自己父母的寿命,尽管年事已高,多少会有一些病痛,医院就诊,医院的医疗条件比往年有很大改善,加之有医疗保险,报销比例也较高,一些常见的老年病都能得到有效医治,真诚希望他们能够健健康康地多活几年。
我挂念孩子们上学难不难。我上高中时,北丰公社各村都有一所小学,部分村还建有一到两个教学点,中学则有三所,分别建在河的上中下游,位置比较适中。如今小学依然是一村一所,老校舍几乎全部拆掉,陆续建起一栋栋漂亮的楼房。中学时历经了几次大的变化:先是在我们毕业后不久,另两所中学的高中并入北丰中学,几年后,这两所中学停办,北丰中学也只保留初中。北丰河二十几个村的高中生只能分别到县城和另一个乡镇高中就读,孩子们上学是一件大事。县里做出这样的决策,想必一定有其缘由。尽管家长和学生们都能理解,但学生回家路程却远了不少。
因为有了脱脚过河那段刻骨铭心的经历,我对孩子们上学怎么过河这件事最为 辑:进士文旅传媒
编审:王雅萍
联系
联系-
投稿邮箱:
qq.白癜风人民大会堂活动有什么方法治白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