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产业是朝阳产业,对资本和市场有很强的吸引力。以阿里、百度、腾讯、京东为代表的国内互联网“巨头”凭借数字技术能力和商业渠道能力已经开启了对健康产业的布局。
由于各家企业的优势能力不同,导致对健康产业投入和未来规划也有很大差异。
值得一提的是,“巨头”们的规划战略也经常调整,比如百度曾经整体裁撤了医疗事业部,后来转型以AI产业化为发展方向。曾经的“百度重数据、阿里重运营、腾讯重连接”发展到今天也不尽然。
以下是对4家互联网“巨头”在健康产业布局的简要梳理,文字部分以简单交待为主,配图能更清晰地展示各家布局情况。
.阿里健康年阿里收购香港上市企业中信二十一世纪,同年0月更名阿里健康。以药品信息化和电子监管入局健康产业。
年,马云在达沃斯论坛强调阿里的双H战略(healthhappiness),将健康视为阿里未来两大战略的一翼,更是直接显示出阿里在健康赛道的雄心。
经过多年的发展布局,目前阿里健康主要有4大业务群,可总结为“药、医、技和投资”。
()药
一是最早开始的医药电子监管,覆盖了85%的国内生产药企和95%的流通疫苗。
另外是最重要的一块,也是营收占比最高医药电商业务,有自营和商家入驻两种形式。
第三是医药O2O业务,属于配送领域。
(2)医
也可以统称为了阿里的“互联网医疗”业务,医院,医院达成合作,为患者提供从挂号、问诊至购药的一站式服务。
还有健康码、云问诊、消费医疗等业务。这块业务较杂,战略发展上并不统一。
(3)技
代表底层技术创新。年,阿里健康与阿里云共同加强在图像识别、生理信号识别、知识图谱构建等能力的建设,迅速夯实了智慧医疗基础。
此次疫情中,阿里达摩院CT影像AI已在湖北、上海、广东、江苏、安徽等6个省市的68家医院落地,已诊断34万临床病例。
达摩院全基因分析平台也迅速在浙江疾控中心、医院等落地,大大缩短了疑似病例基因分析的时间。
(4)投资
主要入股体检行业。
国内三大体检公司,阿里已经投资两个,完成对爱康国宾、美年大健康等线下健康机构的并购入股,加强了健康服务的纵深。
更重要的获取更多的流量入口和健康数据入口。
2.百度百度的健康产业布局一度失败,医疗事业部被整体裁撤,而且还因“魏则西事件”受到社会大众的强烈指责。
目前百度整个公司的战略是“AllInAI”,百度凭借技术算法算力等优势,打造“百度大脑”,进而对各个产业赋能,实现“产业智能化”。
在健康医疗领域,依托百度大脑的医疗产品已经逐渐成型。
借助于AI技术,百度打造了AI医疗智慧中台,并以此为核心向医疗机构提供五大技术解决方案:临床辅助决策系统(CDSS)、眼底影像分析系统、医疗大数据解决方案、智能诊前助手、慢病管理。
其中CDSS是核心产品,曝光度比较多。目前面向基层医生的CDSS,已经覆盖27个科室,涵盖多种疾病,TOP3疾病推荐准确率高达95%。
诊断结果由循证算法推算生成,意味着该结果可解释,医生在使用时有据可依。
百度在推广CDSS时,强调三个方面:
一是知识,医疗行业的知识出版有类似于垄断的特质,而知识是NLP的基础。
二是技术,循证医学需要可解释的AI算法技术作为支持。
三是融入生态,AI要做的不是打破、颠覆或者重建医疗原有的生态系统,医院、医生、政府、知识出版社、数据运营商等元素组成的医疗生态,广泛地联合合作伙伴。
3.腾讯
腾讯的优势在于社交平台